欧美亚洲丝袜传媒另类_日韩在线免费视频_国内一区在线_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九

跨境電商“洋碼頭”,真正的對手是誰?互聯網+

瀟湘Lee金融說 2020-12-05 12:10
分享到:
導讀

的洋碼頭其實算跨境電商領域的,包括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洋碼頭、蘇寧國際、拼多多等在內的多個電商平臺均參與了此次,但是直到2011年洋碼頭平臺才正式上線。

文/圖霖

來源/螳螂財經(ID:TanglangFin)

近日,疫情之后的第一場黑五正式落幕。包括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洋碼頭、蘇寧國際、拼多多等在內的多個電商平臺均參與了此次“狂歡”。

這中間,今年已經“十歲”的洋碼頭其實算跨境電商領域的“老玩家”了。然而從國內跨境電商的領跑者,到近年來陷入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等巨頭的廝殺場,洋碼頭卻慢慢失去了“聲音”。

如今,疫情催發海外品牌紛紛奔赴線上,跨境電商進入下半場。“老玩家”洋碼頭這次有機會了嗎?

從領跑到掉隊,C2C真就打不過B2C?

實際上,洋碼頭創始人曾碧波在2009年就開始籌建洋碼頭了,但是直到2011年洋碼頭平臺才正式上線。這中間,曾碧波花了兩年時間用來搭物流,也就是后來的貝海國際物流。

海淘業務方面,洋碼頭采用的是C2C模式。一方面,盡量降低買手商家入駐平臺的門檻,并且賦予他們極大的自主權,以此來提升平臺商品的品類豐富度和用戶的活躍度。另一方面,由于有自建物流做支撐,洋碼頭采用了直銷直郵的購物模式,因此消費者這邊也很省心。

彼時中國的海淘市場可以說才剛剛起步,除了2007年成立的淘寶全球購,洋碼頭在國內幾乎沒有競爭對手。而淘寶全球購雖然走在洋碼頭的前面,但由于2007年國內的電商發展也才剛剛起步,大眾對海淘的熱情還不算太高,因此并未引起太大轟動。

但是2010年開始,國內海淘市場迎來了一波發展“熱潮”。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3年,我國海外購物貿易總額由原來的100億人民幣左右迅速增至800億人民幣左右。

洋碼頭恰好趕上了這波熱潮。2013年,洋碼頭實現了全年盈利。緊接著2014年初,洋碼頭又成功完成了A輪融資,成了國內名副其實的“跨境電商領跑者”。

然而好景不長。由于跨境電商市場被打開,入局者開始奔涌而入了。

2014年開始,天貓國際、網易考拉、京東全球購等跨境電商平臺相繼上線,擠占了洋碼頭的生存空間。盡管憑借著成熟的物流體系和前期的經驗積累,洋碼頭還不至于完全落后,但相較之前,洋碼頭的競爭優勢顯然已經不再明顯了。

一個最直接的表現是在流量競爭上。

像天貓國際和京東全球購分別出自阿里和京東旗下,它們雖然在海外業務這一塊不如洋碼頭有經驗,但是在電商業務上已經深耕多年,早已孕育起了巨大的流量池,而這些流量都是可以直接為它們的海外業務所用的。

換言之,對于天貓國際和京東全球購而言,新流量的獲取沒有那么難。但洋碼頭就沒這么幸運了。線上電商的流量爭奪戰在2018年進入白熱化階段,而這一年也成了洋碼頭最難熬的一年。

“整個2018年是沒有任何流量入口的?!痹滩ㄔ诓稍L中坦言,“2017年我們拿了融資,但2018年錢是沒法用的。2018年,我們嘗試微信小程序,發現小程序是鏈接工具,沒有流量;在公眾號做了很多投放,用戶基本上不跳轉、不轉化,也沒有流量?!?/p>

更致命的是,在流量競爭已經處于劣勢的情況下,洋碼頭還陷入了新的困境——假貨危機。

據《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用戶體驗與投訴監測報告》顯示,2018年全年,共計受理43家主流進口跨境電商用戶投訴。其中,只有豐趣海淘、網易考拉、86mall、寺庫、蜜芽位列榜單前五,獲“建議下單”評級,而洋碼頭由于被投訴次數較多,被認定為“謹慎下單”購買評級。

盡管假貨問題在電商市場并不少見,但頻繁被投訴對此時的洋碼頭而言顯然不算好事。

“螳螂財經”發現,原本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這類B2C平臺背靠巨頭的流量池,在新客獲取上已經就比洋碼頭輕松了,如今信任危機出現,在市面上海淘品牌已經泛濫的情況下,洋碼頭想爭取新用戶就更難了。

起初曾碧波做C2C平臺的目的是想盡量降低門檻,以吸引更多買手商家入駐。但沒想到的是,在這種模式之下,假貨也有了更多流通機會。盡管洋碼頭對買手商家設置了入駐門檻和審核機制,但從投訴數量來看,這個監管力度明顯還不夠。

從這一層面來看,B2C平臺的優勢其實更明顯。因為它們的商品大多是平臺直接和品牌官方對接,于平臺而言,把控力度會更強。

總之,洋碼頭從起初的領跑到后來的逐漸掉隊,背后的原因諸多。而這其中的酸楚,怕是也只有洋碼頭自己能懂了。

搭上直播電商這輛車,洋碼頭這次穩了嗎?

這兩年,洋碼頭新動作不斷,大致覆蓋三個業務版塊:社區電商、線下新零售、直播電商。

社區電商方面,洋碼頭APP于2018年底上線的“海淘好物拼團”、“砍價0元拿”等社群裂變新玩法,讓洋碼頭在當年的黑五獲得了高于平常十余倍的關注度。于是,嘗到甜頭的洋碼頭于2019年7月正式推出基于社交電商的APP“全球優選”,并宣布采用合伙人制度。

然而平臺發布沒多久,就有部分商家指控洋碼頭“夸大宣傳、忽悠入駐”等問題,導致該平臺的發展并不如人意。

而按照創始人曾碧波的意思“不擅長的事情,我們就不做了?!币虼?,預計接下去洋碼頭不會再在社交電商上有新動作了。

線下新零售方面,“螳螂財經”查詢到,洋碼頭在今年的十周年發布會上宣布了“百城千店”的線下新零售戰略。并稱新零售店鋪分為2000平米的旗艦店、800平米的體驗店、400平米的社區店三種類型。

隨著線上流量成本的增高,線下似乎成了越來越多電商平臺的新出路。但在海淘平臺備受關注的領域,包括美妝、母嬰、護膚、服飾以及奢侈品等,似乎都已經有了相對成熟的線下門店。洋碼頭究竟能否爭取到線下用戶的關注,目前還很難說。

更值得關注的其實在直播電商版塊。

實際上,洋碼頭在2017年就開始試水“直播電商”了。只是后來在流量爭奪戰中未能取得優勢,才逐漸趨于平淡。

如今直播電商的新風口到來,洋碼頭有了乘勢而起的新動力。數據顯示,今年黑五,洋碼頭共計舉辦了1742場直播,參與此次線上海淘的國內消費者涵蓋600多個城市,直播間的人均消費更是高達1836元。

但搭上直播電商這輛車,洋碼頭就能穩了嗎?

可能不然。

一方面,今年的海淘電商能大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疫情的影響。據了解,今年黑五,海外很多國家的門店都選擇不營業。這就給了海淘電商一個很大的機會,尤其是像洋碼頭這樣有成熟物流做支撐的平臺。

但疫情終究會過去,這一輪的“海淘熱”會持續多久誰都說不準。一旦國外的線下門店大面積恢復營業,原本停滯的私人代購肯定會再度“回暖”。如果在這期間沒有建立起屬于自己的優勢,那么洋碼頭想要再度突圍難度只會更大。

另一方面,國家政策的利好將會吸引更多海淘玩家“入局”。

據近日發布的《跨境電商藍皮書:中國跨境電商發展報告(2020)》,我國跨境電商市場正在迎來新的快速發展機遇期,預計2020年有望達到2800億元,并有希望繼續實現跳躍式增長。

11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對外貿易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要促進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發展。

對于洋碼頭而言,原本的對手就有阿里京東這些巨頭們,甚至電商領域的“后來者”拼多多也于去年開始發力跨境電商。

如今在政策利好下,估計又將有新一批的跨境電商平臺崛起,屆時洋碼頭的競爭壓力只會越來越大。

此外,“假貨問題”仍在消耗洋碼頭新老用戶的耐心。

據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的最新消息顯示,在剛剛結束的黑五大促里,洋碼頭仍舊出現了部分關于假貨問題的投訴。

不可否認,活動大促對于洋碼頭的用戶拉新肯定能起到幫助,但一次又一次的假貨事件過后,又有多少用戶還愿意留下來呢?

總之,直播電商這個新風口帶來的絕非只有機遇,挑戰也是并存的。對于洋碼頭而言,僅憑自己多年來的經驗優勢是肯定難以打好這場“翻身仗”的。新形勢下,嚴抓假貨問題以提升口碑,同時盡快建立自己區別于其他海淘平臺的優勢,才是洋碼頭的當務之急。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歡迎來到財經愛好者聚集地,同好共同交流請添加微信:tanglangcaijing01

此內容為【螳螂財經】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螳螂財經(微信ID:TanglangFin):

?泛財經新媒體。

?微信十萬+曝文《“維密秀”被誰殺死了?》等的創作者;

?重點關注:新商業(含直播、短視頻等大文娛)、新營銷、新消費(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區塊鏈等領域。


碼頭 電商 平臺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