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亚洲丝袜传媒另类_日韩在线免费视频_国内一区在线_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九

領跑工信部2020年“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漢云做對了什么?互聯網+

Tech星球 2020-12-30 10:18
分享到:
導讀

領跑工信部2020年“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漢云,正在成為“新基建”浪潮的排頭兵。

領跑工信部2020年“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漢云,正在成為“新基建”浪潮的排頭兵。


領跑工信部2020年“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漢云,正在成為“新基建”浪潮的排頭兵。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 文 | 賈寧宇

近日,2020年度工信部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公布,今年受到業內外高度關注、廣泛認可的漢云工業互聯網平臺赫然在列,繼去年之后再次成功入選。在此之前,2020年工業互聯網新基建先鋒榜上,漢云高居第三名。在全球首屆工業智能領域年度大獎“湛廬獎”名單中,漢云也榮登工業互聯網創新獎獲獎名單。 早在2018年,漢云就被工信部評為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2019年,徐工信息漢云工業互聯網平臺完成A輪3億元融資,由高瓴資本領投,賽富亞洲投資基金、中電基金、中新融創等跟投。而今年漢云收獲的一些新肯定,意味著它已經成為這一輪“新基建”浪潮的排頭兵。

連結83萬臺高價值設備,天生自帶“制造基因”
漢云工業互聯網平臺背靠裝備機械制造商徐工成立,目前早已走出了徐工的范圍,連接的83萬臺高價值設備中第三方占到了65%,賦能了70個細分領域,在建筑施工、有色金屬、裝備制造業、商用車等行業處于領先地位。 截至2020年6月,全國工業互聯網平臺有600余個,在百舸爭流的工業互聯網賽道中,天生自帶“制造”基因的漢云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幾年間在工業互聯網平臺中排名不斷上升。 “漢云工業互聯網平臺源于制造業,我們對于制造業本身的機理、知識圖譜、應用場景比其他企業更加熟知。在推動工業互聯網的過程中,幫助企業解決了很多難點、痛點的問題。同時,在連接層面,我們對工業的協議也非常熟悉,在遇到不同廠家、品牌,不同年代的設備時,我們能快速地把設備上的數據連接過來。”徐工信息創始人、CEO張啟亮言簡意賅地總結了在工業互聯網版圖中,漢云平臺的獨特價值所在。

徐工信息創始人、CEO張啟亮 漢云將工業互聯網定位為新一代的基礎設施,把工業互聯網端、網、云三個層面上升到了生產要素、生產關系、生產力的高度,在每一個層面都潛心布局,齊頭并進。 在設備端,漢云有著其他平臺所不具備的先天優勢,從1943年成立至今,徐工始終保持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排頭兵地位,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產品品種與系列最齊全的企業。早在2017年,物聯網就是徐工信息的主要業務板塊之一,有眾多自研物聯網終端,集成了定位、低功耗、寬適用性、大傳輸的關鍵IoT硬件技術。 如今,徐工信息漢云已經推出了面向工程機械、物流交通、化工設備、機床輕工等多種設備的智能數據采集終端,擁有690種工業協議,通過大范圍、深層次的數據采集,以及異構數據的協議轉換與邊緣處理,構建了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數據基礎。 在強大的設備連接、數據采集和邊緣計算的基礎之上,漢云可以為機床、儀器儀表等通用型設備作出精細的“畫像”,從而提供基于設備本身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比如設備健康診斷、遠程監測、設備運營管理等。 在漢云的幫助之下,江蘇某減速企業構建了機床運營動態畫像,實現生產過程透明化,優化了生產現場工藝路線、設備使用、計劃排成、質量管理等流程,機床維修成本每年可以節省300萬元,生產訂單的計劃達成率提升8.3%。 2020年12月,C3.ai在美上市,2天時間內股價飆升了140%以上,市值突破百億美金,加冕美股最貴科技股。這家科技公司對國內可能稍顯陌生,卻俘獲了殼牌石油、微軟等全球重要客戶。根據C3.ai的描述,它的核心技術在于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快速設計針對特定行業的業務邏輯模型,應對不同客戶個性化的復雜需求。 同樣,在工業互聯網領域,對于跨行業、跨領域通用機理模型的特征提取、泛化抽象、知識沉淀能力,也構成了一個平臺的核心競爭力。目前,漢云工業互聯網平臺上有4大類、2500多個工業機理模型,可以用來幫助客戶進行工業知識的沉淀。 與此相對應的是漢云平臺強大的知識圖譜,也是裝備制造業第一個工業知識圖譜,可實現上萬種工業設備、工藝知識、操作指導、設備維護數據在平臺內共享開放。

5G+工業互聯網有哪些新的可能性?
工業互聯網之所以會在近幾年迎來熱潮,低延時、高帶寬,大連接,高可靠性的5G網絡無疑是最有力的“催化劑”。在張啟亮看來,5G的出現將會讓過去的靜態數據連接升級到全數據、全過程、過要素的連接。5G+工業互聯網也會讓無人操作、遠程運維、多機協同成為可能,從而催生出很多新業態、新產業,加速制造業向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的轉型。 去年,徐工漢云和中國聯通簽訂了戰略框架協議,基于聯通5G網絡,加上漢云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能力,為客戶供端到端解決方案,更好滿足客戶的痛點、難點和復雜應用場景的情況。 有了5G的加持,漢云今年也積極推進過去想做而做不到業務創新,比如推出5G遠程控制挖掘機、壓路機的模式,以及各種無人模式來應用到施工領域。

漢云5G遠程遙操作平臺
過去,智能工廠的一大障礙是有線網絡的施工改造,這是信息化管理繞不開的一個“死結”。如今,在聯通網絡能力的支持之下,漢云可以幫助工廠通過直接部署5G的方式,快速實現智能工廠的升級。不僅如此,對于川藏鐵路這些偏遠地區的大型工程,漢云也可以通過架設5G的方式幫助他們和外面通訊,加快施工設備、施工進度的管理。未來,漢云還會基于5G驅動無人礦山、礦山開采設備的協同。 2018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要實現百萬工業APP培育以及百萬企業上云。App的數量和質量直接決定一個工業互聯網平臺覆蓋的場景廣度、深度,只有擁有足夠數量的工業APP,各種平臺服務才有落地的可能。 據張啟亮介紹,目前漢云工業互聯網平臺上已經有超過11000個工業APP,涵蓋了安全生產、節能減排、質量控制、供應管理、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管理、倉儲物流運維服務等各種場景。 圍繞漢云工業互聯網平臺,已經了匯集3萬多名開發者,共享平臺的模型、工具、算法等資源。此外,漢云每年會舉行線上、線下的活動,參加工業互聯網、工業APP開發大賽,通過和高校合作,進一步積累APP數量。 張啟亮介紹了漢云生態內的開發者如何根據平臺數據、AI能力,開發出十分有價值的工業APP。有開發者會根據司機的眼睛、口型、坐姿等情況,同時輔助以車輛速度、參照物等數據,來綜合判斷司機的駕駛習慣,從而最大可能保證工程、物流等車輛的行駛安全。正是有了多維度的生態支持,這樣的工業APP才不是“癢點創新”,而是直擊痛點。

疫情之后,工業互聯網正成為企業的主動選擇
今年疫情期間,全球觀眾通過直播見證了中國基建狂魔的速度,也見證了漢云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遠程調度能力。據張啟亮介紹,大年初二接到應急指揮部的要求,初三就通過平臺調度了70多臺施工設備,火速馳援火神山建設。在疫情緩解之后,漢云工業互聯網平臺又助力8000多家企業順利實現復工復產,幫助申請復工復產的人員62萬人,發揮了重要的協同和資源協調的作用。


疫情的發生在讓漢云工業互聯網平臺大顯身手的同時,也讓工業互聯網成為企業的主動選擇,而非被動接受。疫情期間及以后,很多企業的供應鏈、生產端、銷售端開始出現斷點,這讓企業家們更加注重工業互聯網把全要素、全價值鏈進行互聯互通的模式。由于這些斷點很多都是因為人員不能正常到崗,讓企業意識到對于自動化、無人化、線上協同管理的迫切需求。 “原來我們在推進工業互聯網的過程中要講工業互聯網是什么,但在疫情之后這個問題解決掉了。工業互聯網從前幾年大家口中的熱詞、風口,到扎根于企業痛點和難點的穩步推進,這樣的路徑是非常正確的。”張啟亮告訴記者。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他所思考的是在國內大循環、雙循環模式下,工業互聯網可以帶動中國企業通過數字化、智能化的方式,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而疫情只不過是加速了這個進程。 2019年接受36氪采訪時,張啟亮曾透露中小企業正在成為工業互聯中的“新亮點”,2018年客戶60%是大型企業和央企,2019中小企業客戶數量占比已經達到52%。 客戶類型的悄然變化,很大程度上源于漢云推廣模式的變化,“原來我們是以大型企業帶動創新,中小企業跟進創新的模式來上云、上平臺,我們希望未來通過產業集群、產業協同的模式來推廣我們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張啟亮表示。 實際上,2020年漢云就已經開始了這樣的嘗試,在廣東省建立了有色行業產業集群。通過實現大企業、小企業之間數據的互聯互通,共同應對價格變動風險,從而解決整個產業協同發展的問題。 每個工業互聯網平臺都有一個成為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的夢想,漢云也不例外,未來它將攜手更多的合作伙伴去解決制造業、工業企業的難點問題。 “我們只有一個目標:通過未來五年到十年的努力,打造世界最具價值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工業 互聯網 平臺 漢云 設備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