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亚洲丝袜传媒另类_日韩在线免费视频_国内一区在线_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九

造車新勢力“吃雞”決賽,集度小米“后浪”們還有機會嗎?互聯網+

Tech星球 2022-11-02 14:40
分享到:
導讀

最早吃到螃蟹的人,可能不是吃到最多螃蟹的。

最早吃到螃蟹的人,可能不是吃到最多螃蟹的。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
 王琳 封面來源 圖蟲創意
跨界造車,幾家歡喜幾家愁
集體宣布造車快2年后,“造車后浪”們已經開始陸續交卷了。
速度最快的是集度,10月27日,正式宣布造車605天后,集度CEO夏一平通過線上的方式向用戶介紹了集度首款汽車機器人ROBO-1探月限定版,這款SUV售價39.98萬元。
夏一平說,集度最擅長的就是在軟件和智能化上有所突破,因此ROBO-1探月版所有智能化能力都做到了頂配,且是全系標配,入門版本就是標配激光雷達。
可能是預訂超出預期,發布會結尾,本來只有1000個預訂名額的ROBO-1又增加了1000個名額。
在吉利和百度的共同努力下,集度用了2年就上線了首款車,并將于11月的廣州車展發布首款大眾量產車。
但是市場反饋似乎并不友好。新車發布后,集度的潛在用戶群里發生了激烈討論。一些預訂用戶認為,集度的權益給得不夠。多位潛在用戶稱,其他家都是五倍“膨脹金”,但集度是要像抽獎一樣抽“膨脹金”,每個人膨脹倍數不一樣,最高是5倍。一些用戶覺得貴了,如果是5倍膨脹金,是2.5萬,下來是37.48萬,這個價格可以接受。僅僅3天,200人的群少了20人。
不過,在新車真正交付之前,這些都可以改進,畢竟定價是玄學,小鵬G9剛上市兩天還降價了,占據先發優勢的集度還有時間調整。
除去集度,最受關注的“造車后浪”便是小米。和華為、百度分別聯手賽力斯、吉利加快推出新車進度不同的是,小米汽車目前并未選擇與成熟的車企進行合作或者代工,而是選擇自建工廠。這意味著更高的難度、更長的時間,以及需要更雄厚的資金儲備。
“米粉”們期待小米可以造出年輕人的第一款新能源汽車。目前,小米已經完成了工程樣車,這意味著整車開發已經進入了尾聲,接下來是模擬樣車試裝和工程車測試。
小米汽車可能會在2023年6至7月份左右,正式獲得造車資質。同時,如果進展順利的話,小米首款純電動汽車將在 2024 年正式量產。
從2018年開始造車的恒大汽車,在在母公司恒大集團財務狀況堪憂的情況下,終于今年7月推出了首款量產車型恒馳5,雖然被外界詬病為車頭像農用拖拉機,但10月底,缺錢的恒大在一片略顯簡陋的空地上交付了首批車100輛恒馳5。
長安汽車、寧德時代和華為強強聯手支持的阿維塔11已經迎來了第一批車主,10日內已經突破了5000輛。小牛創始人李一男創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自游家汽車宣布,豪華中大型城市探索SUV自游家NV正式上市,雖然這款車備受吐槽,但其也將于2022年12月起陸續交付。


“造車后浪”們的殺手锏
“蔚小理”們即便每年都需要面對新的質疑,但也不妨礙他們在用戶心目中建立了強大的心智——蔚來靠用戶體驗,小鵬靠智能化路線,理想則是“奶爸”用戶們的首選。
不僅如此,今年跑通的哪吒現在是三四線城市用戶的首選,問界則提前小米一步讓智能座艙的理念深入人心。
“造車后浪”們靠什么吸引用戶,成為了他們沖擊現有格局的關鍵之一。
集度成立的第一天,夏一平就有了對首款車的大體判斷。他希望這輛車具備很強大的自動駕駛能力、語音能力和智能化能力,“本質上就是一個機器人”。夏一平的期待是,2023年按時交付一臺用戶體驗最好,兼具質量和成本優勢,定義中國智能化最高水平的汽車機器人。
不過,目前來看,集度最新發布的探月限定版的早期用戶們似乎并不滿意。一位探月版早期預訂用戶稱,他覺得沒有800V超充和空氣懸掛,39.98萬的售價太高了。集度看中的智能化或者說智能駕駛在一些用戶更像是期貨。一些用戶在探月版發布會后選擇退訂,他們心中的大多數目標價格是35萬。
“探月版現在的價格跟配置,就是8295芯片和Apollo自動駕駛的賦能,雖然是首款搭載該芯片的車型,但是等到明年量產的時候,許多車可能都搭載了8295芯片,只有自動駕駛了”,一位探月目標用戶稱。
很明顯,僅靠自動駕駛一項,很難讓用戶買單,集度還需要在硬件和設計上補課。
小米的殺手锏,起初是智能生活。
最初的發布會上,小米汽車的初心定位“用高品質的智能電動汽車,讓全球用戶享受無所不在的智能生活”,換句話說,小米造車不止是車,而是小米整體智能生態的一部分,是智能生活的關鍵場景和核心節點之一。
發布會上,雷軍花了很大的精力介紹了小米智能家居在汽車座艙上的想象力,為此還搞了一臺小米智能家居裝配下的房車。
但兩個月前的發布會,雷軍多次提到了自動駕駛而不是智能生態。
和此前外界報道的小米造車進展不及預期不一樣的是,雷軍表示目前小米汽車的研發進展非常順利,并且超出預期,雷軍認為自動駕駛是智能汽車決勝的關鍵點,小米自動駕駛也將采用全棧自研算法。
一位業內人士在雪球上分析稱,華為已經把小米的智能座艙的概念打爆了,小米已經很難在華為鴻蒙智能座艙之外,講更好的座艙故事了。
顯然,自動駕駛并不是小米熟悉的,在國內,百度依然是自動駕駛中的翹楚。不過,一位業內人士稱,現在很難判斷小米還有多大空間,小米量產的時間晚了些,而且未來幾年電池的價格很難說,但是忠誠的“米粉”,他們是最有潛力的購買用戶。
“造車后浪”中的其他玩家,也在探尋差異化路徑。
石頭科技創始人昌敬本人熱衷于越野車,旗下洛軻汽車首款汽車選擇了與理想一樣走增程式路線,且定位對標奔馳G系列越野車型,續航將突破1000公里,這是市場目前欠缺的品類空白,360曾經入股卻又退出的哪吒,如今已經在三四線城市打下了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新能源汽車玩家越來越多,消費者們可以挑選的標的也越來越多,“貨比三家”的情景下,任何單一的亮點可能都無法撬動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消費者們需要在自動駕駛表現優異的同時,一款車同時有其他亮點。
這是給“造車后浪”,甚至所有新能源汽車的考驗。


造車新勢力提速,窗口期縮短
汽車 小米 用戶 造車 駕駛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