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的飛書渴望被“白嫖”互聯網+
飛書需要字節跳動永遠保持“先進”
文|智能相對論
作者|沈浪
身邊的朋友阿良(化名)入職了一家互聯網公司,從此手機和電腦上多了一個辦公軟件「飛書」。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每每聊天總會向我安利一番,講一講這款辦公軟件哪里哪里好用,不經讓我懷疑他入職的公司不會就是字節跳動的飛書團隊吧。
我尋思著,打趣道:“都說先進團隊先用飛書,瞧你這樣,看來是已經躋身先進團隊了呀!”
他先是一愣,然后哈哈大笑,“團隊先不先進我還不清楚,但我肯定是團隊里的不先進份子......”
緊接著,他補充道:“我跟你說,不先進團隊,才更應該用飛書。這款辦公軟件就是給不先進團隊或者像我這樣的不先進份子量身打造的。”
此話一出,我對這款辦公軟件也來了興趣。
一款為不先進團隊打造的辦公軟件
阿良自認為不是一個“先進”的職場人士,畢業后就加入了一家電商初創團隊,草臺班子的流程一向從簡,沒有太多大廠的成熟體系,省的輕松卻也學不到什么方法論。這也是為什么很多草莽出身的職場老人在入職新公司(特別是大廠)后,往往總會有些無所適從。
根據阿良的說法,他之所以能在新公司平滑過渡,多虧了飛書。就他早前最為頭疼的匯報來說,飛書云文檔的模板庫上傳了大量辦公模板,涵蓋了周報日報、項目管理、會議、OKR等等,大多時候他都能在上面找到相應的模板,稍作修改,加上自己熟悉的業務內容,很快就能輸出一個不錯的工作報告。
圖為飛書云文檔的模板庫
“這種感覺就像是讀書那會兒抄學霸的作業吧。”阿良說道。
這也是他為什么覺得不先進團隊(份子)更應該用飛書的原因——飛書上沉淀了大量的辦公所需的基礎模板和方法論,職場新人或是初創公司很容易就能重復套用,通過學習、模仿先進團隊來提升自身的辦公效率。
“先進團隊,先用飛書。”飛書的slogan指向兩層含義,一層是直白的,先進團隊(包括字節跳動自身)先用飛書,沉淀了先進的辦公模板和方法論;另一層是隱晦的,“不先進團隊”后用飛書,模仿學習早前沉淀下來的辦公模板和方法論,再逐步成長為先進團隊。
從這個角度來看,飛書的價值也有兩層,一層是工具性的,其作為一站式辦公平臺,為企業員工協作和管理提供了通用型數字底座;另一層是內容性的,在飛書平臺上沉淀下來的辦公模板和方法論,是進一步提高企業員工辦公效率和管理效率的關鍵,也是飛書的內核。
區別于釘釘、企業微信,飛書的壁壘與核心競爭力更多在于后者。
客觀來說,通用型數字底座的功能服務在各家的迭代中不斷趨同,而飛書想要在釘釘和企業微信的夾縫中突圍,那就得繼續“教人做事”,像飛書OKR、飛閱會等一些先進的方法論在飛書平臺的支持下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日常辦公流程中,或許才是接下來繼續吸引更多企業入駐的一大優勢。
這是飛書作為協同辦公市場后進者所能找到的切口。而如何進一步把這個切口打開,是飛書接下來推動商業化的一個必然方向。
飛書的“白嫖”生意經
對于很多初創團隊或職場新人來說,現階段的飛書是最友善的,因為不收費,可以肆無忌憚地“白嫖”平臺內的模板和方法論。
“白嫖”對于用戶來說是機會,對于飛書來說是“誘餌”。
今天的飛書在想盡一切可能來輸出自家的先進模板和方法論,飛書People教人如何做好人事工作,飛書項目教人如何來更高效的推動項目等等,讓用戶“白嫖”到爽,甚至是形成了習慣。到此,飛書再推出更高級的模板(或方法論)和更深度的服務來尋求企業付費。
飛書OKR的收費模式無疑印證了這個思路。今年5月,飛書在春季未來無限大會上推出“領飛計劃”,宣布飛書People標準版將面向中小企業免費開放,并為百人以下企業免費提供飛書OKR標準版。
圖為飛書OKR收費標準
對比標準版和企業版的服務條例,飛書傳遞出來的信息很明確——現階段,很多團隊都想嘗試推行OKR模式,飛書OKR免費提供相應的數字底座和工具,但具體究竟如何去推行,那就得用戶自己去摸索了。如果不想這么麻煩或是實在摸索不透,那就付費吧!
字節跳動作為國內OKR模式的踐行者和推廣者,只要肯付費,飛書OKR的數字化功能不僅會得到升級,還會有專門的落地指導、專人對接、專屬的行業案例參考學習等等。
簡單來說,“白嫖”可以,但如果還想得到更高級的功能或是更專業的服務,那就得付費了。一句話,飛書的這套“白嫖”生意經,先作「價值認同」,再作「價值付費」。
飛書總裁張楠與新浪數科COO于冬琪交流時曾表示,“飛書不做定制化。定制化帶來了眼前的客戶,但是帶來維護成本的無限提升。所以,哪怕給自己的東家字節也不做定制功能,字節內和字節外,用的都是一個飛書。”
張楠的觀點,恰恰是飛書商業化的核心理念,傲慢且理想。飛書輸出自己認為先進的協同辦公解決方案,不為了某一企業進行定制,認同的可以上車“白嫖”甚至是付費獲取更高級的產品和服務,不認同的不相為謀。
飛書給人的感覺很像一位布道者。
而布道者的站位大多是高一臺階的,視角也是俯視的。
只有一個先進團隊
盡管飛書高呼“先進團隊,先用飛書”,但是在飛書的眼中又有幾個團隊是先進的?
飛書孵化于字節跳動,若說先進團隊,字節跳動當之無愧。而飛書上很多先進的模板和方法論也基本出自字節跳動,像今年5月發布的飛書People,前身是字節跳動內部自研自用的人才管理系統,在經過內部長期的驗證后才成型,以飛書People的名義對外輸出。
先進團隊,沉淀先進辦公模式——飛書的輸出邏輯如此,但問題在于除了字節跳動之外,還有哪些團隊是先進的?或者其他團隊會允許飛書自由地輸出自家的辦公模式嗎?
飛書需要更多的先進團隊來為其”服務“,就像抖音一樣,當足夠多的用戶在生產「內容」來滿足其他用戶的辦公需求,整個平臺生態才能真正的支棱起來,否則僅靠字節跳動一家輸出先進模式,或許就太慢了。
但是,飛書To B,抖音To C,兩者所處的市場本身就不同,商業邏輯更難通用,后者的模式是很難在前者的領域跑起來的。
一方面,先進團隊沒有定義,哪怕是小米、理想汽車、元氣森林這些頭部企業,已經成為了飛書的客戶,但其本身就還在套用和學習飛書的辦公模式和理念,很難在辦公領域將他們定義為先進。
即使在某一細分領域上,他們的模式或許更為突出,那么也得經過飛書(也就是字節跳動內部)的審核、驗證、總結才能輸出。言外之意,飛書的模式上有一個“死結”,那就是飛書(或是字節跳動)在定義著“先進”。
另一方面,先進團隊沒有義務。拋開先不先進的問題不說,哪怕是一個先進團隊,根本沒有義務配合一家辦公平臺輸出自家的先進模式。再說,真正先進的模式一般都是每個團隊在業內生存和競爭的“殺手锏”,飛書又能挖掘多少?
換句話來說,如果不做飛書的話,字節跳動是否還會滿世界地宣揚自家的辦公模式?在未來要收費要盈利的階段,飛書現行的模式將不得不進一步思考平臺與先進團隊客戶之間的關系。
而在現階段,飛書平臺的先進團隊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字節跳動。
飛書想要飛得更高,那么字節跳動就得繼續保持“先進”,輸出先進的辦公模式和理念。
只有“先進”,才有“白嫖”,進而做好價值認同,才有價值付費。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此內容為【智能相對論】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AI產業新媒體;
?澎湃新聞科技榜單月度top5;
?文章長期“霸占”鈦媒體熱門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萬個為什么》
?【重點關注領域】智能家電(含白電、黑電、智能手機、無人機等AIoT設備)、智能駕駛、AI+醫療、機器人、物聯網、AI+金融、AI+教育、AR/VR、云計算、開發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