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亚洲丝袜传媒另类_日韩在线免费视频_国内一区在线_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九

搜狐美股"泛舟"二十年,只有"沉"沒有"浮"?互聯網+

劉志剛 2020-08-14 11:18
分享到:
導讀

搜狐推出了一款新的社交產品,"缺腿"的搜狐視頻 兩年前的搜狐虧損已經有些縮窄,搜狐視頻即使想要購買。

8月10日,搜狐公司公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扣除搜狗公司凈虧損后,歸屬于搜狐公司的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凈利潤為1200萬美元,實現扭虧為盈。

"我現在每天只睡4個小時,堅持了兩年,效果非常好",張朝陽在最新一期財新時間節目中公開表示。如今搜狐終于再次實現了盈利,但原因是靠張朝陽的"時間管理"嗎?我們來看看搜狐這兩年都做了什么。

"缺腿"的搜狐視頻

兩年前的搜狐虧損已經有些縮窄,不過虧損的減少不是由于收入的增加,更不是由于管理效率的提高,減少了成本費用的損耗,而是由于其大幅削減了用于購買優質視頻內容開支所致。相比較于大投入,大制作,高回報的制作風格,搜狐視頻選擇了走自制劇這樣小而美的路線。

在張朝陽看來,頭部網劇的版權費用已經高達天價,完全超出了內容本身的真實價值,與其給大牌明星送錢,不如把資本用在刀刃上,集中力量經營好自制劇。具體來說,就是與優質的制作團隊合作,放棄大牌演員,采用新人,把錢花在劇本,拍攝上,這樣做法的結果就是錯失了很多優質內容。

然而在長視頻領域真正掌握流量的并不是平臺本身,而是其蘊含的內容,實際上內容才是視頻網站最核心的流量入口,觀眾去看電視劇,并不在乎是搜狐還是優酷或者愛奇藝觀看,區別不大,但是當搜狐無法忍受并且拒絕對于優質內容的巨額投入時,意味著用戶對你不再買賬,搜狐只能選擇黯淡離場,退出長視頻爭霸的舞臺。

事實上,在互聯網發展的今天,大多數產品都一個特點,就是越來越相似。在優酷,愛奇藝上,同樣也開始了自制劇的嘗試。同年夏天,愛奇藝的自制劇《延禧攻略》刷爆了整個網絡,收獲了150億的播放量,打破了多項行業內的記錄。此外,優酷,騰訊也是頻頻發力自制劇領域,可以說是版權內容與自制內容兩條腿一起走路。

搜狐選擇放棄優質內容購買的最重要原因或許是:搜狐沒錢了。內容決定眼球的大背景下,優質內容的購買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優質視頻內容天價的現象依然沒有得到根本改善,在這樣的情況下,購買內容是視頻行業發展的最大一個負擔,必須要有足夠多資金來填補這一無底洞,可惜搜狐已經不再具備如此的實力。

在2018年,搜狐的門戶、視頻、游戲、搜索等四大業務板塊的盈利能力都在明顯下滑,增長十分乏力。從其他業務抽血到視頻業務,進行內容版權的軍備競賽,相比較于坐擁BAT三大巨頭為其輸血,又有大數據,流量為其不斷加持的優愛騰來說,無異于抱薪救火,加速自己的失敗。

事實上,在今天的互聯網企業的競爭中,各個企業之間往往有時比的不是誰的策略更高明,而是誰更有錢。在用戶付費習慣,產品依賴度完全還沒建立的時候,不砸錢做內容,買獨家核心版權,只會讓用戶對產品的依賴性越來越弱。

曾經的暴風影音,或許值得搜狐反思。當年,暴風影音為了謀求國內資本市場上市的資格,必須連續三年盈利,而此時因為版權意識的崛起,使得過去白菜價一樣的電視劇瞬間成了人人搶手的香餑餑,一些很一般的電視劇甚至都要幾十萬一集。為此,暴風影音不得不調整戰略,大幅削減購買視頻版權的開支,放棄首播,獨播熱播劇的購買,而是選擇后續購買。

在這樣的戰略指導下,雖然使得暴風影音連續三年獲得盈利,順利的的登錄了國內的資本市場。但減少開支使其錯過了內容版權這一波紅利,而其后追趕者優愛騰依靠不斷燒錢,迅速培育了大量的用戶群體,實現逆襲。

搜狐視頻曾是國內第一家做正版美劇引進的視頻平臺, 2013年的時候,搜狐也率先購買了熱門綜藝《中國好聲音》第二季的獨家版權,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隨后版權價格一路飆漲,再加上自身虧損不斷,搜狐視頻即使想要購買,也是有心無力。

缺失了優質的版權內容,只能靠著自制網劇這一條腿艱難前行,搜狐視頻如今的處境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狐友做成了"忽悠"?

在去年6月,搜狐推出了一款新的社交產品,名為"狐友"。張朝陽為了給狐友造勢,親自上陣,作為活躍用戶,曾在不到24小時,在狐友發布超過50條信息。據張朝陽介紹,搜狐新聞、搜狐視頻是搜狐的現在,而狐友則是搜狐的未來。

在談到狐友與微信的區別時,張朝陽表示,"在微信的熟人圈子里你很難認識到新的人,而在狐友上面可以認識很多新的人。推出狐友,則是希望擴張90后、95后的社交圈。從張朝陽的表述上看,搜狐這次又是基于微信年邁的缺點,把寶押注在了年輕群體的社交上。

張朝陽選擇做社交還是可以理解的,可以說,用互聯網行業內皇冠上的明珠來稱呼"社交"這一賽道一點也不為過。在互聯網行業,無論是巨頭還是創業者,都曾有過要在社交領域分一杯羹的欲望,成就一個社交帝國夢,社交對于任何一家互聯網企業都充滿了誘惑力。

之所以騰訊能夠執互聯網江湖牛耳,就是因為能夠從社交為基點,從而打通了其他的領域。簡而言之,就是社交產品一旦做好了,其商業價值是難以想象的。

然而新興的社交產品挑戰微信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根本原因在于熟人社交是面向全人群的,而溝通是最講究效率,具有極強的網絡效應,你不可能用一個大家很少用的產品去和別人發信息。因此,在短期內,想要打破微信的網絡效應是非常難的,除非出現了一個新的終端設備。

2019年年初,今日頭條、錘子科技、以及快播王欣不約而同地發布了各自的社交產品,從多個維度向微信發起挑戰。多閃、聊天寶、馬桶MT這三款社交產品集中發布,就引發了一場社交領域的一場大戰。

在當時,聊天寶與多閃正式上線的當天都登上了App Store中免費榜的第一位,沒有在蘋果商店上架的馬桶MT則在當天百度搜索指數中超過另外兩款產品,然而這三款產品的流量巔峰也定格在這一天。

據個堆大數據發布的報告顯示,多閃發布后用戶的次日的留存率為34.34%,7日之后留存則降到了16.34%;馬桶MT遭遇了IOS商店在內的多方封禁,服務器也因訪問量過大而超載,團隊也只能暫時關閉唯一的官網下載鏈接;聊天寶的用戶絲毫沒有黏性,與多閃慘淡的留存率和過高的卸載率最終使它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回顧這三者落幕,盡管都擁有各自亮眼的特色,但都沒能打破微信牢固的熟人關系鏈,也無法培養起用戶的使用習慣,缺乏一個針對性極強的使用場景。

在互聯網江湖(ID:VIPIT1)看來,微信發展到這個體量,產品本身的缺點已經無關緊要。盡管有很多的人說微信這也不好,那也不對。但大家無一例外是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回過頭來,大家還是老老實實的用微信,享受著微信帶來的便利與商業機會。

如今看來微信一點都不年邁,在商業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遠遠沒有走到盡頭,就算狐友是市面上最好的社交產品,彌補了微信、微博的各種缺點與漏洞,也很難與微信"爭鋒"。

承載著搜狐"未來"的狐友,近期也被工信部點名,在最近工信部集中曝光了58款侵犯用戶隱私的App中,狐友因私自收集個人信息被列入其中,狐友的推出似乎給人一種"忽悠"的感覺。

"空殼"搜狐

2016年,張朝陽就曾說要用三年時間讓搜狐重回互聯網中心。不過,四年過去了,在搜狐上市的二十周年,搜狐不僅沒有實現這一目標,似乎也離得越來越遠。

作為曾經的強者,搜狐盡管沒落了,不過只要企業的"精氣神"還在,還是擁有重回巔峰的希望。但是仔細觀察搜狐,可以發現其正在一步步失去成為強者的資格,希望也漸漸變得渺茫。

從搜狐財報中披露2020年Q2的營收結構不難看出,搜狐現在的營收主要來源為搜索、游戲以及品牌廣告,其中只有廣告和游戲貢獻著正向現金流,而游戲的營收又遠高于廣告,可見搜狐的盈利雖然與張老板的勤奮有一定關系,但更應歸功于暢游的成功私有化。

近期張朝陽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預期第三季度不是盈利的,不是因為媒體視頻業務,而是第三季度暢游的盈利額沒那么高了。"

為了解決搜狐的虧損困境,4月17日,暢游完成私有化從美股退市,成為搜狐的全資子公司,這也意味著暢游產生的全部利潤或虧損均歸屬于搜狐,也成為了搜狐第二大營收支撐。不過暢游在上市之后就失去了制造爆款的能力,之后推出的《刀劍》《劍仙》等多款游戲都無法成為現金牛,已經靠著《天龍八部》這一古老IP苦苦支撐多年。

營收占比最小的廣告業務也在給搜狐"抹黑",據天眼查顯示,搜狐已經因為廣告業務多次遭到行政處罰。

最重要的營收來源——搜狗也快要被搜狐放棄了。最近傳出了騰訊擬收購搜狗的消息,而且搜狗發布的公告指出:張朝陽把所有投票權用于支持本次交易,并且將其持有股權全部賣給騰訊。這也意味著如果這次收購成功的話,搜狐的營收規模將會大幅度下降。

盡管搜索不像傳統互聯網時代,牢牢占據著流量入口位置,不過在當今時代,搜索對于各個巨頭來說,仍然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

字節跳動旗下的頭條搜索今年已經獨立上線,阿里選擇重點圍繞此前推出的智能搜索APP夸克展開布局,百度本來就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通過對百度貼吧、百度新聞、百度知道、百度地圖、百度百科、百度文庫、百家號的構建,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內容搜索矩陣。

搜狗自創立以來,雖然沒有成功取代百度,但也成功站穩了身腳,如今搜狗穩居國內第二大搜索引擎。不過對于搜狐來說,搜狗雖然貢獻了絕大多數的營收,但是卻經常虧損,既是手里的"王炸",又是一個沉重的負擔。當搜狐未來把搜狗賣給騰訊,搜狐確實可以實現多年的夢想——盈利,但是這也意味著搜狐失去了一個重新登頂的機會。

不只是業務上逐漸變得空虛,搜狐一系列干將也已紛紛出走,前總裁古永鏘創辦了優酷。前COO龔宇創辦了愛奇藝,前SVP陳一舟,創辦了千橡集團(MOP貓撲等),前IT主編李學凌,創辦了YY歡聚時代,陳罡、呂剛,離職后創辦了馬蜂窩。

曾經的四大門戶中,網易、新浪、騰訊都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道路,騰訊得以順利收購搜狗之后,中國互聯網教父張朝陽似乎就要從擁有三家上市公司又回到只剩下一個搜狐的境地,逐漸變成一個"空殼"的搜狐又將走向何方?

科技自媒體劉志剛,訂閱號:互聯網江湖,微信:13124791216,轉載保留版權信息,違者必究。


搜狐 視頻 內容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