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繞地球的香飄飄,發錯了功!互聯網+
導讀
營收、利潤持續雙降,資本市場表現低迷,香飄飄還能回天嗎?昨日的業績說明會提出的新策略,能帶領香飄飄翻盤嗎?
營收、利潤持續雙降,資本市場表現低迷,香飄飄還能回天嗎?昨日的業績說明會提出的新策略,能帶領香飄飄翻盤嗎?
茶飲市場這兩年步履維艱,新式茶飲裁員、關店、收縮,以及多元化尋找更多的盈利空間。而老式沖泡奶茶,不僅被新式茶飲雙面夾擊,多元化探索也成為燒錢虧損的無底洞。
對于奶茶第一股的香飄飄來說日子更是不好過。曾經繞著地球幾圈的豪言壯語也被更加殘酷的求生存代替。
近日,香飄飄公布了2021年年報及2022年第一季度報,2021年全年,香飄飄營收與利潤雙雙下滑,而到了2022年第一季度,其各項關鍵指標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財報公布后第一個和第二個交易日,香飄飄股票更是上演大跳水,截止發稿,香飄飄股價兩個交易日跌幅接近10%。
營收、利潤持續雙降,資本市場表現低迷,香飄飄還能回天嗎?昨日的業績說明會提出的新策略,能帶領香飄飄翻盤嗎?
飄不動的香飄飄,發錯了功!
2021年年報顯示,全年,香飄飄實現營業收入34.66億元,同比下降7.83%;全年實現凈利潤2.23億元,同比下降37.90%。
2022年一季度營收約4.9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8.28%;凈虧損5967.66萬元,同比下滑2105.78%。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對整體營收貢獻超過80% 的沖泡奶茶,收入和銷量也持續下滑。2021年,實現收入27.76億元,同比下滑9.49%,該品類賣出15.04萬噸,同比下滑6.34%;
將時間線拉長來看,2018年-2021年,香飄飄營業收入增速分別為23.13%、22.36%、-5.46%和-7.83%;在凈利潤方面,同期增速分別為17.53%、10.39%、3.15%和-37.9%,甚至到了今年一季度,凈利潤更是下降超2000%。
而在這組數據背后,還有關鍵的一點是,香飄飄一直以來是重營銷輕研發的。
縱使沖泡奶茶業務持續下滑,但其在營銷上依然保持著大手筆,明星代言、各類植入,以及種草相關營銷還在大力度進行。財報數據顯示,5年時間,香飄飄銷售費用累計達38.38億元。
2017年-2021年,香飄飄的營銷費用分別為6.17億元、8.00億元、9.67億元、7.14億元、7.40億元,占當年的營收比分別為23.37%、24.61%、24.31%、18.98%、21.34%。
同期,其研發費用分別為1389.99萬元、883.62萬元、3102.54萬元、2342.29萬元、2804.76萬元,占當年的營收比分別為0.5%、0.2%、0.7%、0.7%、0.7%,不足1%。
也就是香飄飄五年的研發費用加起來,還沒有任何一個半年的營銷費用高。
回到深層次角度來看,香飄飄缺知名度嗎?明顯不缺,作為沖泡奶茶領域絕對的龍頭,消費者對香飄飄的品牌認可度是非常高的。
同時,經過十多年的積累,香飄飄在渠道等方面都有著很強的優勢與滲透能力,終端銷售網絡更是遍及全國。
所以對香飄飄來說,品牌的軟實力有,渠道經銷層面的硬實力也有,而業績惡化的真正原因是產品體系的老化以及創新的乏力。
也正因此,消費者不買香飄飄的賬了,資本市場對其的期待值也降低了。
香飄飄2017年登陸資本市場,2019年股價創出37.85元/股的歷史新高,總市值一度達157億元,而如今香飄飄市值跌去上百億,尤其在2022年以來,香飄飄股價從16.77元跌至如今11元上下,股價累計跌幅超30%.
當然,更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消費者和資本市場不再買香飄飄賬之外,經銷商也開始出走香飄飄。
從2019年起,其經銷商體系整體規模持續縮水,財報顯示2021年公司經銷商總量為1232家,較2020年減少114家,較2019年減少228家。
以華東地區為例,2019年華東區新增經銷商128家,而2021華東地區卻僅新增38家。
多元化,破局還是添堵?
2008年,香飄飄奶茶,一年賣出三億多杯,杯子連起來可繞地球一圈;
2009年,香飄飄奶茶,一年賣出七億多杯,杯子連起來可繞地球兩圈;
2011年,香飄飄奶茶,一年賣出十億多杯,杯子連起來可繞地球三圈;
這是香飄飄的高光時刻,銷量每年都在刷新,廣告詞,每年也到年關跟著更新。但是不知道從何時起,這句廣告詞就消失了。
都說香飄飄的困局,是即飲式新茶飲的沖擊帶來的。但是話說回來,作為昔日奶茶領域的絕對王者,為何沒能及時洞察行業的變化趨勢呢?
其在研發上的吝嗇或許是關鍵原因。
2019年前后,面對茶飲市場的革命性變化,以及自身業績出現下滑跡象后,香飄飄展開了一系列的多元化舉措,比如拓展非奶茶類飲品,這樣看,香飄飄多元化破局的動作也不算晚。
但是從業績來看,到了2021年,沖泡類收入總收入比達81.2%,而即飲類業務2021年的營收增速還出現了同比下降的情況。
這也可以看出,雖然香飄飄在業務多元化方面不斷試探,探索到了新的增長點,并進一步激活了經銷層面的活力。
財報顯示,其MECO果汁茶一線城市分銷同比增長29.7%,二三線城市分銷同比增長25.8%,原點渠道實現動銷增長80%。
但回到本質來看,多元化創新,是需要付出巨大成本的,而且還要考慮到成功率,從業績來看,香飄飄的多元化創新并未給其帶來明顯的業務增長動力,反而出現了由盈轉虧的尷尬局面。
背后是什么原因呢?或許是在研發投入方面誠意不足。
在香飄飄昨日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香飄飄表示將進入氣泡水賽道,咸檸七氣泡水目前已在蘭芳園天貓旗艦店上架,并打出了0糖、0脂的宣傳語。
然而氣泡水賽道如今還是一個好賽道嗎?一方面在巨頭相繼加碼后,因氣泡水一炮而紅的元氣森林也開始了收縮動作;
另一方面,從目前來看,香飄飄作為跨界門外漢,在宣傳方面就照搬備受質疑的、以及被玩爛了的“0糖、0脂”等字眼,產品上又能有多少差異化呢?
至少現在看來,香飄飄進軍氣泡水,我們很難認為這是一條順暢的路,破局還是添堵,就在一念之間。
近年來,新消費市場通過各種新式營銷,造就了一批所謂的“國貨品牌”,但潮水褪去,發現大多數都在裸泳,具體就不舉例了,反正隨便想想那些網紅品牌,大概率都是的。
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營銷可以短時間內造出一個人盡皆知的新品牌,但是硬實力跟不上,就是摔在地上的那頭豬。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壹號
編輯|譚松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