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亚洲丝袜传媒另类_日韩在线免费视频_国内一区在线_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九

把靈魂交給華為一年半,賽力斯賺到了什么?互聯網+

出行一客 2022-09-07 12:40
分享到:
導讀

在與華為合作這件事上,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創始人)張興海非常篤定。“如果這個時候寶馬來跟我談合資造車的事,我都不干,我會堅

在與華為合作這件事上,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創始人)張興海非常篤定。“如果這個時候寶馬來跟我談合資造車的事,我都不干,我會堅定不移地跟華為跨界合作。” 文|郭宇 編輯|趙成 在廣州荔灣區的商場悅匯城里,聚集了蔚來、小鵬、哪吒、嵐圖、比亞迪、凱迪拉克等汽車品牌的體驗店。華為智能生活館儼然是人流量最大的一家。 來華為門店看AITO問界汽車,成了很多人的選擇,這也反映在銷量數據上。在剛剛公布的8月銷量里,問界品牌單月銷量突破萬輛,達到10045輛。而此時距其首款車型(問界M5)交付僅過去6個月的時間。 郭宇/攝 目前,問界品牌在售車型只有兩款,分別是定位為中型SUV的問界M5,和定位為中大型SUV的問界M7,兩款車型均為增程式油電混合車型。而在9月6日的華為新品發布會上,問界M5還推出了純電版車型。 “每天咨詢的人不少,大多數人都對車機感興趣,車機天花板嘛。上周一位顧客帶著兩位女兒來看車,女兒們試了問界M7之后覺得空間很寬敞、座椅舒適,車機又很好玩,爸爸就下訂了。”華為智能生活館的一名銷售稱。 問界M5和M7,都是AITO品牌的產品,AITO由華為和賽力斯(曾用“小康股份”,SH:601127)合力打造。對于AITO問界而言,從新車上市到批量交付,處處體現著高效。 2021年12月23日,問界M5正式上市,在72天之后正式開啟交付,而該車型累計交付量達11296輛時,僅用時87天。這一速度打破了國內新能源品牌單車型交付破萬最快紀錄。隨后推出的問界M7則再度提速,在發布51天后就啟動交付,并于8月底完成了首批用戶的交付工作。作為對比,同為增程式的理想ONE實現累計交付過萬輛足足用了20個月。 不過,銷量的增長還未體現在賽力斯財報中。該集團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凈利潤虧損17.17億元,相較于去年的4億余元,虧損數額同比擴大了258.97%。 “大多數人都對車機感興趣” 記者走訪了廣州多家問界線下展廳,實地探訪了該系列車型的銷售情況。 在廣州荔灣區的悅匯城,記者看到哪吒和嵐圖店面里的顧客較少,小鵬汽車的銷售聚集在一起學習,蔚來的兩名銷售則剛好結伴外出。而在華為智能生活館里,有4名顧客在圍繞問界M5展車向銷售咨詢,還有十余名顧客在另一半區域體驗手機、智能手表等數碼產品。 同時,記者發現,目前店內只有問界M5一款車,沒有問界M7。上述銷售解釋道,因為店面空間有限,只能放下一輛車,如果想要體驗問界M7需要到商場外的停車場。 郭宇/攝 “問界系列車型十分暢銷,每天咨詢的人不少,大多數人都對車機感興趣。”店內的一名銷售人員稱。“問界M5和M7的車機一樣,M5在OTA升級后使用起來和M7沒有差別。經過OTA升級以后,問界的車機可以直接登錄微信。”談及與其他品牌車機的區別,她說,華為車機的微信才是“完全體”,不止可以接收信息,用語音回復,還可以直接用車機上的鍵盤輸入回復,跟平板端的微信體驗沒有區別。 車機系統是問界的招牌,已經成為銷售們的共識。 “來我們這買車的基本都是因為這個車機才買的。”廣州領展廣場華為門店的銷售稱,上個月這家門店賣出了30多輛問界汽車,暑假時很多家長帶著孩子看車的比較多,現在學生開學了人少了一些。“目前M5和M7的銷量沒有明顯差別,主要看您的用車需求,只是上下班代步用的話,M5就夠了。如果家庭用車,家里人比較多,或者會經常開車自駕游,M7會更合適。” 除了車機系統,搭載四缸發動機也成為了門店銷售口中的賣點。 當前來看車的顧客提出“同樣的價錢為什么要買問界不買別的產品”的疑問時,這位銷售對標起了理想ONE。 “我直接給你一個最簡單的理由,理想是三缸發動機,而我們是四缸發動機。三缸機跟四缸機的主要區別是穩定性。為什么那些老司機買車都不買三缸機,你用個兩三年后它會抖動很厲害,后期故障率會比較高。就差一萬塊錢干嘛不上個四缸機?后期也有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在走訪市場時發現,華為智能生活館的銷售對車機的操作均十分熟練,但對于車輛硬件配置及專業術語的認知并不清楚。一位銷售反問道;“什么是懸架?”另一位則答非所問講起了底盤,“底盤和懸架是一樣的,我們是全鋁合金底盤。” 不過,在體驗其中一款問界M5展車時,車機系統也短暫出現了卡頓現象。在輸入地圖進行導航時,地址一直無法加載出來,“它有時候有點傻傻的。”銷售人員說道。 問界銷量過萬,賽力斯得到了什么? 有分析指出,和市面上其他汽車相比,鴻蒙智能座艙是問界最大的優勢。問界M5和問界M7是目前市場上唯二搭載了鴻蒙智能座艙的在售車型,可以支持鴻蒙系統手機的日常應用,比如微信、暢連(華為手機中和iMassage類似的通訊軟件)、抖音等等。 換句話說,使用鴻蒙的車機系統,和使用搭載鴻蒙系統的手機和平板幾乎沒有區別,只額外加上了車輛控制功能,實現手機車機的流暢銜接。除了軟件,手機和車機間也有硬件方面的配合。比如手機能夠調動車內攝像頭。 郭宇/攝 目前問界M7的鴻蒙智能座艙系統為3.0版本,M5為2.0版本還有待升級。 純電續航方面,問界M5較M7更長一些,但二者的綜合續航均超過1000km。在WLTC工況下,M5純電續航里程達180km,M7為135km。 動力方面,問界M5和M7均采用增程式混合動力,增程器均配備了1.5T四缸發動機,但M7的電機功率有所下降。以兩款車的四驅旗艦版為例,問界M5前電機165kW/315N.m,M7前電機為130kW/300N.m。在具體版本上,問界M7也沒有像問界M5那樣,單獨設計一個四驅性能版車型。 空間方面,問界M7的車長為5020mm,軸距為2820mm,車內布局由M5的2排5座提升至3排6座。除容量增加,問界M7還在第二排首創了汽車零重力座椅。記者體驗后發現,零重力座椅可以調節角度,如果前排有乘客,零重力座椅的腳墊將不會升起,為前排騰出空間,可以保持前排坐人,后排零重力的狀態。 目前,華為在中國區域內賣車的門店有600多家,預計年底能夠到1000家左右。 問界品牌銷量的躥升與華為的銷售渠道和技術背書密不可分,但在銷量暴增背后,卻是賽力斯虧損額的不斷走高。 財報顯示,賽力斯2022上半年銷售費用達到14.6億元,同比上年同期的4.21億元增長247.09%。 銷售費用增加主要系高端新能源汽車廣宣費用、銷售服務費增加所致,這部分費用高達11.57億元,占營銷費用總額的79.27%,而上年同期僅為1.79億元,同比增長約546%,多花了約10億元。 比較來看,2022年上半年,賽力斯研發投入達13.93億元,同比增長123.17%,占營業收入11.22%。可以說,賽力斯半年虧損超17億元,超一半的原因是來自宣傳費快速上漲。 對于凈利潤虧損,此前賽力斯曾表示,由于賽力斯新能源汽車產品研發持續投入,以及前期固定資產投入較大,產銷量尚處于爬坡階段,折舊及攤銷費用有所增加。據了解,賽力斯車輛銷售收入為小康股份所有,華為門店銷售新車,只提取相應的銷售服務費用。 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說過:“不能接受華為靈魂,上汽要把靈魂握在自己手中。”在汽車企業中,把靈魂交給供應商的,賽力斯是第一家。即便是巨額虧損,其依然對與華為合作造車信心十足。 前不久,賽力斯創始人張興海曾公開表示:“如果這個時候寶馬來跟我談合資造車的事,我都不干,我會堅定不移地跟華為跨界合作。” 可以說,AITO品牌的問界系列車型,幾乎就是由華為一手打造。如果AITO品牌褪去華為光環,賽力斯就要被打回原形。 汽車分析師林述成表示:“雖然從產品力來看問界系列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在營銷和品牌背書方面,問界肯定沒有問題。畢竟華為是我國最有影響力的企業之一,有著華為的背書和銷售渠道,問界系列車型肯定會有不錯的銷量,不過,想要穩定成長,還需要不斷擴充產品。” 華為三子,另外兩子怎么樣了? 華為參與造車的企業不止一家,除了問界,目前已經上市的還有極狐和阿維塔。但后兩者無論是華為的參與程度,還是汽車本身的銷量情況,目前來看都不夠美麗。 華為汽車業務主要有三種模式:傳統零部件供應商模式、Huawei Inside(即HI模式)和華為智選車,華為的參與程度依次加深。零部件供應商模式下的車型是賽力斯華為智選SF5,HI模式下的汽車品牌目前有極狐和阿維塔,華為智選車模式下的品牌是賽力斯(集團)和華為合作創立的汽車品牌AITO,AITO旗下兩款車型便是問界M5和問界M7。 圖源:極狐官網 從上市時間看,極狐是問界的前輩。 極狐是北汽藍谷在2016年成立的高端純電品牌,在售車型為阿爾法S和阿爾法T,售價在24萬元~43萬元之間。 2021年4月的上海車展,北汽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亮相,該車搭載了華為HI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當下最火的自動駕駛話題+華為自帶熱度的體質,讓極狐阿爾法S這款車吸睛無數。車展期間,北汽相關負責人表示稍后將開啟交付。 在華為加持下的極狐還未交付時,極狐的銷量并未掀起水花。數據顯示,2021年小鵬汽車賣出9.8萬輛,蔚來賣出9.1萬輛,理想汽車賣出9萬輛,極狐汽車僅賣出4993輛,不僅與其他新能源品牌差距明顯,也未完成年初定下的1.2萬輛年度目標。 正式啟動交付,已經是一年后的2022年5月7日,當時的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也更名為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此時問界M5已經開啟交付兩個月。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上半年,極狐銷量為6723輛,與當初定下4萬輛的年銷售目標相比,完成率只有16.8%。 銷量之外,阿爾法S全新HI版承諾的自動駕駛能力短期來看還有待完善。 在微博擁有百萬粉絲的汽車博主Blood旌旗在體驗了阿爾法S全新HI版輔助駕駛后發現,還有許多功能需要完善。比如在LCC(車道保持)狀態下,遇到前車加塞的經典場景時系統沒有制動,只能被迫緊急剎車。又如NOA高速領航輔助功能開啟的情況下,一個多小時內出現兩次毫無征兆的突然退出。“我非常懵,因為當時的道路情況非常穩定,車道線清晰,且周圍車輛沒有出現較大動作。” 另一邊,在長安汽車、華為和寧德時代三巨頭加持下誕生的阿維塔11于8月8日正式上市。這款定位為中大型的純電SUV,售價34.99萬元-40.99萬元,支持550公里和680公里兩種續航,競爭對手瞄準了特斯拉Model Y、蔚來ES6、極氪001等車型。新車預計將于今年底開啟交付。 阿維塔11的配置也體現出背靠三位尖子生的優勢:寧德時代高密度三元鋰電池、華為DriveOne雙電機四驅系統、基于HarmonyOS開發的智能座艙、華為AOS智能駕駛操作系統等。數據顯示,自五月啟動預定以來,阿維塔11累計訂單量已經達2萬輛。未來實際交付情況如何,還有待時間檢驗。 而回到眼下銷量火爆的問界,不夸張地說,是華為把賽力斯從掉隊的深淵里拉了起來。 7月31日,在小康股份更名賽力斯的媒體說明會上,小康控股創始人、董事長張興海說道,在小康的創業史當中,公司曾用過三個名字,經過三個發展階段,但三次都“被人看不起”。最早進入汽車行業的時候,不被人看好;2003年與東風合資造車的時候,還是被人看不起;這一次改名賽力斯,仍然如此。但改名賽力斯是一種順勢而為,是對于當前智能電動汽車賽道的應對之策。 公開資料顯示,賽力斯集團的前身是1986年成立的重慶巴縣鳳凰電器彈簧廠,后來經過改制更名為渝安集團。2002年,渝安集團推出了“新感覺”摩托車品牌,開始從零部件加工轉向摩托車的生產和銷售。而除了摩托車行業,渝安集團還在為東風汽車提供汽車零部件。因此,在東風汽車尋找合作商時,渝安集團就成為了首選對象。2003年6月,東風汽車和渝安集團合資成立了東風渝安車輛有限公司(后改名東風小康),用于生產東風小康品牌的微型車,這也是國內汽車行業的首個國營加民營的車企。 在擁有了汽車制造資格后,小康股份很快開啟了產業鏈布局,并將企業押注于微型車市場。準確的發力點使小康股份一時名聲大噪,2011年,東風小康微型車銷量已經突破了100萬輛,拿下了全國微型車市場份額前三名。2016年,小康股份在A股成功上市。 隨著汽車市場開始向新能源領域發展,小康股份投入了25億元創辦了金康新能源。2017年,金康新能源年產5萬輛純電動汽車項目獲批;10月份,金康新能源獲得了工信部核準,成為第9家獲得“雙資質”的車企;2019年,金康新能源推出賽力斯品牌的首款車型SF5,并于2020年7月量產上市;2019年8月,華為推出了Hicar智慧互聯系統,開始與車企進行合作,這也是小康新能源發展的轉折點。 2021年初,華為宣布與小康股份達成合作,雙方簽署了新能源汽車領域合作備忘錄。在華為強大的品牌背書下,小康股份也迎來了高光時刻。2021年4月份,賽力斯SF5再次上市,這次的SF5搭載了華為DriveONE三合一電驅動系統和華為HiCar解決方案,同時進入了華為的渠道銷售。 在華為的賦能下,新SF5在2天內訂單便突破了3000輛,2021年銷量達到了8086輛。此后,賽力斯與華為正式合作推出了AITO品牌。 對賽力斯來說,這也許是當前最好的選擇。 業內普遍認為,更名“賽力斯”此舉一來可以表現出小康今后將徹底向新能源車企轉變。二來可以體現出賽力斯旗下車型歸屬權是小康,并不是華為主導。此外,小康股份更名賽力斯更可以擺脫原來低端的商用車標簽。
華為 汽車 銷售 賽力斯 車型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