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陽和俞敏洪,治好了年輕人的精神內耗互聯網+
導讀
張朝陽和俞敏洪出現在了同一個直播間。
張朝陽和俞敏洪出現在了同一個直播間。
張朝陽和俞敏洪出現在了同一個直播間。
過去大半年,兩位企業家的命運多少有些相似:張朝陽早早便走進了直播間,2021年11月,張朝陽在搜狐視頻開了第一堂物理課直播,堅持了幾個月,物理課終于有了水花;俞敏洪帶隊的東方甄選同樣在當年底開播,最初直播間日銷額不過數十萬,直到6月,東方甄選成了抖音直播的銷售冠軍。
張朝陽和俞敏洪同為90年代的初代企業家,前者曾為中國首富,后者創立了中國最大的培訓機構;他們一手創立的公司同樣歷經起起伏伏,而直播讓他們將公司從時代的大浪中打撈出來。
“我跟Charles(張朝陽)有個共同特點——我們的公司都遇到過巨大困難。”俞敏洪說,“但我們的內心都保持相對純的狀態,他保持了理科生的純,我保持了文科生的純,這兩種純的成分是不一樣的,比如我看見夕陽會激動,Charles看到夕陽會分析太陽是如何構成的。”
這讓他們共同邁入了知識直播賽道。2021年底,張朝陽曾在一次演講中總結,直播行業最早的形式是娛樂秀場直播,后來發展到帶貨直播,搜狐視頻正在做的是第三賽道的直播,“價值直播和知識直播”。
字母榜曾在《天下知識人的商業天花板,被新東方踢飛了》一文中指出,東方甄選的火爆得益于口才(黏住用戶能力)、課件(知識系統化)和化重為輕(弱注意力消耗)這三板斧,新東方用這三板斧開辟的商業新天地是“知識帶貨”。
7月末,張朝陽與俞敏洪的《星空下的對話》直播,同樣是一場知識直播,關于自然科學、也關于社會科學。
對許多年輕人來說,影響他們平和地獲取知識與技能的阻礙是焦慮,“工作5、6年感覺卷不動了,想退休。”
這些年輕人已有了幾分暮氣,倒是功成名就的初代企業家們仍在折騰,“人活著應該折騰,一定要留下痕跡,要有所意義、創造價值、給別人帶來貢獻。”張朝陽在對話中說,“年長的人要折騰,年輕人更要折騰,人一定要做有意義的事情。 張朝陽和俞敏洪的這場對話,正治愈著年輕人的精神內耗。
A
關于對抗焦慮,張朝陽和俞敏洪是有經驗可談的,他們都經歷過人生狀態的低谷期。
“我們的成長經歷太復雜了”,張朝陽說,他們這些人經歷過極端的考試競爭,上了最好的學校,又去了異國他鄉,在孤獨流浪,回來創業又經歷了冰與火。“人生經歷太密集,太燒腦。”
巨大的成功之后,人有時也會陷入巨大的落寞中。更何況,人生有高潮有低谷,這個道理俞敏洪再明白不過的,“你有多大的高潮就有多大的低谷。高潮太高了,到了喜馬拉雅山,所以必然要面臨海底的馬里亞納海溝。”
但他仍險些患上狂躁癥。一次在加拿大渥太華出差,俞敏洪住在20層樓,看著打開的窗戶一心想跳下去。“當時就我一個人。但我知道,我有了孩子,肯定不能跳。”于是他穿上羽絨服,在零下30度的大街走了4小時。
“我們離抑郁癥、焦慮癥只有一步。”張朝陽說,每個人都在半山坡待著,稍微不小心一步走差就往下滾,人生就是逆水行舟,就是一腳一腳卡住,不要滑下去。“人類由動物進化而來,因恐懼和焦慮而尋求生存和發展,恐懼和焦慮是人類本質。”
《2022國民健康洞察報告》顯示,2021年排在首位的健康困擾是情緒問題,91%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有心理問題。其中,焦慮癥和抑郁癥是心理問題的重災區。
大多數人的困擾是工作、是生活、是情感,企業家們也是類似的,只不過他們的工作困擾要復雜得多。
張朝陽的經驗是,解決焦慮本身就是放大焦慮。“焦慮不能解決,焦慮是忍受。”當你焦慮恐懼難受時,你要忍著難受,知道你還有人生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你去做那件事情,從而遠離焦慮。
俞敏洪也認同這種解決方式,“人不能沉浸在焦慮和恐懼害怕中,最好的辦法,就是去做你認為這件事情對你還有點用的事情。”
B
張朝陽和俞敏洪的努力,正契合了他們在本次對話中的觀點。
“我從2016、2017年開始再造人生。”張朝陽說。2016年8月20日,張朝陽開始在自家直播平臺做英語直播,每周直播6次,堅持了數年。
一次張朝陽帶領公司高管爬香山的路上,大家聊起了同步衛星角速度的問題,張朝陽心算得出的數字是,一天轉16圈,后來他發現,這與公開新聞報道的數字完全一致,這激發了從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的張朝陽,重新研究物理的興趣。
2021年11月5日,張朝陽在搜狐視頻開了第一期《張朝陽的物理課》直播,從日常現象和時事熱點入手,向觀眾科普牛頓力學的主要定律和典型應用。
“我已經重整價值觀”,張朝陽說,于公司,受到越來越多人關注的物理直播顯然對搜狐視頻有幫助;于大眾,物理直播還有公益方面的意義,讓高深的物理從象牙塔走向大眾。
2016年剛開始做英語直播時,人們都以為張朝陽堅持不了多久,即便能堅持下去,對公司影響也十分有限,但如今6年過去,張朝陽的直播課已為大眾熟知。
大眾同樣曾認為新東方做直播也是一時興起。就在張朝陽物理課開播的前一天,11月4日,俞敏洪在朋友圈轉發了一篇名為《當一輛紅色卡車,駛向遠方》的文章,并附上文字,“教培時代結束,新東方把嶄新的課桌椅,捐給了鄉村學校,已經捐獻近八萬套。”
更早之前的9月,俞敏洪在內部會議上放話,“我帶著幾十個老師做直播,是不是一年能做上百億?”
2021年12月28日,新東方旗下的東方甄選在抖音開啟首場直播,新抖數據顯示,兩個月內共開播37場,累計銷售額為928.48萬,場均銷售額25.09萬。
盡管數據平平,在大眾焦點之外,東方甄選依舊堅持直播,今年6月,隨著東方甄選因知識帶貨爆紅,新東方由此走出低谷期。
許多年輕人在工作、生活壓力面前難免陷入低潮,并懷疑人生意義,以至于不愿再卷、爭取早日退休。張朝陽和俞敏洪的經歷證明,人是可以從低谷期爬上來的。
“我卷到了60歲還在卷。”俞敏洪說,到60歲其實還是再創業的年齡,所謂的創業不是從零做起,而是不斷能夠翻陳出新,突破自己的局限。“有些工作你不喜歡,是因為不了解這份工作內涵和未來的潛力。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人因為一旦深入到那份工作,最后產生喜歡,最后堅持做下去,而且產生很多成就。如果是這種情況,你堅持試一下這份工作到底給你帶來什么東西,我覺得是值得的。”
張朝陽的觀點類似,“人不應該退休,應該活到老干到老”。在他看來,當特別嚴肅認真對待一份工作的時候,就會把它做的認真做好,做好了就會有成就感,有樂趣,最后會發現這個工作還挺有意思。
顯然,張朝陽和俞敏洪的這些觀點,正與這代年輕人的精神內耗對癥。
C
如兩位企業家所言,解決焦慮之道是做更正確的事。與其深陷焦慮,不如學習知識、精進技能,這或許也是東方甄選的知識帶貨和搜狐視頻的知識直播能出圈的原因。
進入東方甄選的直播間,更像是走進一間可獲取知識的課堂,沒有主播的吵鬧,只有老師不疾不徐地介紹某個未知事物,說到車厘子,他們會說“樹上的櫻桃望過去就像漫天星河”;談起火腿,則是“風的味道、鹽的味道,大自然的魔法和時光腌制而成”。
搜狐視頻的知識直播嘗試開始得更早。早在張朝陽做物理課直播之前,2019年9月,搜狐視頻便推出了一系列知識直播;2021年,搜狐視頻直播全面打造知識直播平臺,在健康、情感、母嬰、汽車、時尚、法律等領域推出眾多有深度的直播內容。
張朝陽的物理直播更是成為搜狐視頻的王牌節目。“最重要的是要吸引更多播主入駐,并吸引更多受眾”,去年年底的一場采訪中,張朝陽解釋,物理課難度較高,并不指望所有人都能看懂,但可以吸引更多優質創作者。
當然,隨著物理課熱度提升,大眾對張朝陽講解的量子力學興趣愈發濃厚,也起到了傳播知識的作用。
今年,搜狐視頻2022年推出了知識直播矩陣,直播的包括來自宇宙、物理、基因、地質、營養等眾多科學研究領域的資深科學專家和大咖。
張朝陽也在帶領團隊創新知識直播方式。7月中旬,他曾發起一場“夜跑北京二環”的直播,與物理愛好者們邊跑步邊聊物理邊直播,與俞敏洪的這場《星空下的對話》,則是將直播場景搬到山野郊外,通過戶外露營的生活場景+深度對話的知識分享,創新知識直播形式。
知識直播,正帶著搜狐走入穩定盈利期。搜狐最新財報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搜狐收入為 1.95 億美元,凈利潤1200萬美元,超出此前預期。
在《星空下的對話》中,張朝陽說,以后他的墓志銘會這樣寫:“活在了一個中國從封閉走向改革開放的年代,也接觸世界的年代,學習足夠好,成為物理方面的學生。后來看到了互聯網,成為早期把互聯網帶向中國的幾個人之一,創辦了幾個不錯的公司,之后也會更好,對物理大眾傳播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時熱愛運動,熱愛生活,還是一個不錯的人生。”
參考資料: 1、《張朝陽對話俞敏洪|關于價值觀、焦慮與創業》,搜狐傳媒 2、《星空下對話俞敏洪:我到60歲了還在“卷”,年輕人創業失敗繼續打工不丟臉》,搜狐科技 3、《張朝陽與俞敏洪:高潮與低谷相伴,勇往直前面對人生》,搜狐財經 4、《天下知識人的商業天花板,被新東方踢飛了》,字母榜 5、《張朝陽:我已經徹底重整價值觀》,中國企業家雜志

張朝陽和俞敏洪同為90年代的初代企業家,前者曾為中國首富,后者創立了中國最大的培訓機構;他們一手創立的公司同樣歷經起起伏伏,而直播讓他們將公司從時代的大浪中打撈出來。
“我跟Charles(張朝陽)有個共同特點——我們的公司都遇到過巨大困難。”俞敏洪說,“但我們的內心都保持相對純的狀態,他保持了理科生的純,我保持了文科生的純,這兩種純的成分是不一樣的,比如我看見夕陽會激動,Charles看到夕陽會分析太陽是如何構成的。”
這讓他們共同邁入了知識直播賽道。2021年底,張朝陽曾在一次演講中總結,直播行業最早的形式是娛樂秀場直播,后來發展到帶貨直播,搜狐視頻正在做的是第三賽道的直播,“價值直播和知識直播”。
字母榜曾在《天下知識人的商業天花板,被新東方踢飛了》一文中指出,東方甄選的火爆得益于口才(黏住用戶能力)、課件(知識系統化)和化重為輕(弱注意力消耗)這三板斧,新東方用這三板斧開辟的商業新天地是“知識帶貨”。
7月末,張朝陽與俞敏洪的《星空下的對話》直播,同樣是一場知識直播,關于自然科學、也關于社會科學。
對許多年輕人來說,影響他們平和地獲取知識與技能的阻礙是焦慮,“工作5、6年感覺卷不動了,想退休。”
這些年輕人已有了幾分暮氣,倒是功成名就的初代企業家們仍在折騰,“人活著應該折騰,一定要留下痕跡,要有所意義、創造價值、給別人帶來貢獻。”張朝陽在對話中說,“年長的人要折騰,年輕人更要折騰,人一定要做有意義的事情。 張朝陽和俞敏洪的這場對話,正治愈著年輕人的精神內耗。
A
關于對抗焦慮,張朝陽和俞敏洪是有經驗可談的,他們都經歷過人生狀態的低谷期。
“我們的成長經歷太復雜了”,張朝陽說,他們這些人經歷過極端的考試競爭,上了最好的學校,又去了異國他鄉,在孤獨流浪,回來創業又經歷了冰與火。“人生經歷太密集,太燒腦。”
巨大的成功之后,人有時也會陷入巨大的落寞中。更何況,人生有高潮有低谷,這個道理俞敏洪再明白不過的,“你有多大的高潮就有多大的低谷。高潮太高了,到了喜馬拉雅山,所以必然要面臨海底的馬里亞納海溝。”
但他仍險些患上狂躁癥。一次在加拿大渥太華出差,俞敏洪住在20層樓,看著打開的窗戶一心想跳下去。“當時就我一個人。但我知道,我有了孩子,肯定不能跳。”于是他穿上羽絨服,在零下30度的大街走了4小時。
“我們離抑郁癥、焦慮癥只有一步。”張朝陽說,每個人都在半山坡待著,稍微不小心一步走差就往下滾,人生就是逆水行舟,就是一腳一腳卡住,不要滑下去。“人類由動物進化而來,因恐懼和焦慮而尋求生存和發展,恐懼和焦慮是人類本質。”
《2022國民健康洞察報告》顯示,2021年排在首位的健康困擾是情緒問題,91%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有心理問題。其中,焦慮癥和抑郁癥是心理問題的重災區。

張朝陽的經驗是,解決焦慮本身就是放大焦慮。“焦慮不能解決,焦慮是忍受。”當你焦慮恐懼難受時,你要忍著難受,知道你還有人生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你去做那件事情,從而遠離焦慮。
俞敏洪也認同這種解決方式,“人不能沉浸在焦慮和恐懼害怕中,最好的辦法,就是去做你認為這件事情對你還有點用的事情。”
B
張朝陽和俞敏洪的努力,正契合了他們在本次對話中的觀點。
“我從2016、2017年開始再造人生。”張朝陽說。2016年8月20日,張朝陽開始在自家直播平臺做英語直播,每周直播6次,堅持了數年。
一次張朝陽帶領公司高管爬香山的路上,大家聊起了同步衛星角速度的問題,張朝陽心算得出的數字是,一天轉16圈,后來他發現,這與公開新聞報道的數字完全一致,這激發了從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的張朝陽,重新研究物理的興趣。
2021年11月5日,張朝陽在搜狐視頻開了第一期《張朝陽的物理課》直播,從日常現象和時事熱點入手,向觀眾科普牛頓力學的主要定律和典型應用。

大眾同樣曾認為新東方做直播也是一時興起。就在張朝陽物理課開播的前一天,11月4日,俞敏洪在朋友圈轉發了一篇名為《當一輛紅色卡車,駛向遠方》的文章,并附上文字,“教培時代結束,新東方把嶄新的課桌椅,捐給了鄉村學校,已經捐獻近八萬套。”

2021年12月28日,新東方旗下的東方甄選在抖音開啟首場直播,新抖數據顯示,兩個月內共開播37場,累計銷售額為928.48萬,場均銷售額25.09萬。
盡管數據平平,在大眾焦點之外,東方甄選依舊堅持直播,今年6月,隨著東方甄選因知識帶貨爆紅,新東方由此走出低谷期。
許多年輕人在工作、生活壓力面前難免陷入低潮,并懷疑人生意義,以至于不愿再卷、爭取早日退休。張朝陽和俞敏洪的經歷證明,人是可以從低谷期爬上來的。
“我卷到了60歲還在卷。”俞敏洪說,到60歲其實還是再創業的年齡,所謂的創業不是從零做起,而是不斷能夠翻陳出新,突破自己的局限。“有些工作你不喜歡,是因為不了解這份工作內涵和未來的潛力。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人因為一旦深入到那份工作,最后產生喜歡,最后堅持做下去,而且產生很多成就。如果是這種情況,你堅持試一下這份工作到底給你帶來什么東西,我覺得是值得的。”
張朝陽的觀點類似,“人不應該退休,應該活到老干到老”。在他看來,當特別嚴肅認真對待一份工作的時候,就會把它做的認真做好,做好了就會有成就感,有樂趣,最后會發現這個工作還挺有意思。
顯然,張朝陽和俞敏洪的這些觀點,正與這代年輕人的精神內耗對癥。
C
如兩位企業家所言,解決焦慮之道是做更正確的事。與其深陷焦慮,不如學習知識、精進技能,這或許也是東方甄選的知識帶貨和搜狐視頻的知識直播能出圈的原因。
進入東方甄選的直播間,更像是走進一間可獲取知識的課堂,沒有主播的吵鬧,只有老師不疾不徐地介紹某個未知事物,說到車厘子,他們會說“樹上的櫻桃望過去就像漫天星河”;談起火腿,則是“風的味道、鹽的味道,大自然的魔法和時光腌制而成”。
搜狐視頻的知識直播嘗試開始得更早。早在張朝陽做物理課直播之前,2019年9月,搜狐視頻便推出了一系列知識直播;2021年,搜狐視頻直播全面打造知識直播平臺,在健康、情感、母嬰、汽車、時尚、法律等領域推出眾多有深度的直播內容。

當然,隨著物理課熱度提升,大眾對張朝陽講解的量子力學興趣愈發濃厚,也起到了傳播知識的作用。
今年,搜狐視頻2022年推出了知識直播矩陣,直播的包括來自宇宙、物理、基因、地質、營養等眾多科學研究領域的資深科學專家和大咖。
張朝陽也在帶領團隊創新知識直播方式。7月中旬,他曾發起一場“夜跑北京二環”的直播,與物理愛好者們邊跑步邊聊物理邊直播,與俞敏洪的這場《星空下的對話》,則是將直播場景搬到山野郊外,通過戶外露營的生活場景+深度對話的知識分享,創新知識直播形式。
知識直播,正帶著搜狐走入穩定盈利期。搜狐最新財報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搜狐收入為 1.95 億美元,凈利潤1200萬美元,超出此前預期。
在《星空下的對話》中,張朝陽說,以后他的墓志銘會這樣寫:“活在了一個中國從封閉走向改革開放的年代,也接觸世界的年代,學習足夠好,成為物理方面的學生。后來看到了互聯網,成為早期把互聯網帶向中國的幾個人之一,創辦了幾個不錯的公司,之后也會更好,對物理大眾傳播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時熱愛運動,熱愛生活,還是一個不錯的人生。”
參考資料: 1、《張朝陽對話俞敏洪|關于價值觀、焦慮與創業》,搜狐傳媒 2、《星空下對話俞敏洪:我到60歲了還在“卷”,年輕人創業失敗繼續打工不丟臉》,搜狐科技 3、《張朝陽與俞敏洪:高潮與低谷相伴,勇往直前面對人生》,搜狐財經 4、《天下知識人的商業天花板,被新東方踢飛了》,字母榜 5、《張朝陽:我已經徹底重整價值觀》,中國企業家雜志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