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亚洲丝袜传媒另类_日韩在线免费视频_国内一区在线_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九

伊美爾沖刺港股背后,“整形元老”為何先對自己動刀?互聯網+

節點財經 2021-08-23 09:26
分享到:
導讀

伊美爾沖刺港股背后,“整形元老”為何先對自己動刀?

伊美爾沖刺港股背后,“整形元老”為何先對自己動刀?
文 / 四海 出品 / 節點財經
近日,“醫美先驅”、“整形元老”伊美爾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乘醫美板塊整體上揚的東風登陸資本市場。從最初的 “美容作坊”發展成北方第一、全國第四的大型連鎖醫療美容機構集團,伊美爾曾通過不斷創造話題的方式宣傳自家招牌。
經過近幾年的飛速發展,如今看似光鮮的醫美市場實則暗流涌動。在野蠻擴張的初級階段,所有人都要思考天平兩端的利益與法律如何才能實現平衡?
/ 01 / 醫美板塊整體上揚 伊美爾再謀上市
雖然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20年伊美爾在中國北部所有私立醫療美容機構中醫療服務收入排名第一,全國排名第四,但集團盈利能力遠沒有眾人以為的那么樂觀。
2018年至2019年,伊美爾分別創收人民幣6.61億元、7.39億元,雖然毛利率能維持在五成以上,但依然難以承受各項費用洗禮,凈利潤零下遇冷,分別為-1億元和-1.18億元。
2020年伊美爾數次剝離不良資產扭虧為盈,為順利上市鋪平道路。當年1月份,伊美爾200萬出售北京萊佛兒科;6月份,僅以15萬元的低廉價格轉讓瑞麗詩(北京)股權;4個月后更是一口氣出售了位于重慶、哈爾濱、沈陽和上海的四家醫美醫院,在財報上直接將其劃入持有待售資產序列。
節點財經發現,伊美爾通過數次運作,意欲與尚處于培育期的兒科、植發業務劃清界限,經過一系列輾轉騰挪,2020年起企業勉強盈利,至2021年1季度的兩個時間點分別獲利0.08億元和0.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一個多月前伊美爾以1400萬元的價格正式完成對四家代售醫院的轉讓,相信業務出售收益將為集團下個時點的業績數據增色,但更為重要的是,擺脫了利潤黑洞輕裝簡行后的伊美爾,是否能用自己手中的優質資產完成蛻變?
目前的伊美爾以醫療美容服務為業務主線,細分為醫療美容非手術服務和醫療美容手術服務兩部分。從報告期收入占比來看,非手術服務更受消費者青睞,收入占比從2018年的68.2%上升至2021年1季度的76.7%,伊美爾自己也將其視為未來發展的戰略重心所在。
圖片來源:伊美爾招股書
顯而易見的是,與需要動刀的手術服務相比,非手術服務安全系數更高,近些年醫美手術事故輪番上演,整形失敗甚至賠上性命的案件屢有發生,更高的風險讓大部分愛美人士望而卻步。
圖片來源:網絡
此外,非醫療服務友好的價格是吸引消費者的又一大優勢。其中注射美容平均費用由2018年的2986元下降至2007元,能量美容診療平均花費雖大幅增長,仍不過僅為1841元。反觀手術服務平均費用,在近三年一期中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分別為7104元、7494元、7198元和7364元。
非手術服務基于更高的安全性和消費者可負擔程度,在微整越發流行的時代獲得大批擁躉,客戶黏性高,大有成為王牌業務的趨勢。報告期內,活躍客戶中回頭客占比不斷增加,貢獻的持續經營收益實現了從56.7%到70.9%的飛速增長。可以合理的推斷,絕大部分回頭客來源于非手術服務。
如果說確定自家核心業務,全力發展優勢板塊是伊美爾“知己”之行的話,那么如此大刀闊斧的放棄培育期業務則是受到醫美板塊上漲大勢的影響,畢竟自2021年初,醫美板塊太火爆了,與可遇不可求的風口相比,新業務培育并非那么緊要。
2021年以來,資本市場上醫美概念大熱,指數整體上漲,由1000出頭最高增至近1800點高位,雖然近兩月有所回調,但依然能維持在1400附近,達到40%左右的漲幅。
圖片來源:雪球
細數內部成分股,從華熙生物(688363)到貝泰妮(300957),從昊海生科(688366)到普門科技(688389)股價均呈現不同幅度的上漲,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愛美客(300896),上市一年不到的公司以7億出頭的收入撐起了1300多億的市值,這讓創收水平相仿的伊美爾怎能不心動?
但是,“同人不同命”,雖然同處于一條產業鏈,中下游的醫療機構境況遠沒有上游供應商過得滋潤。由于消費者對原材料品牌有極高的辨識能力和針對性需求,伊美爾能選擇的供應商屈指可數,在上下游的博弈中很難嘗到甜頭;
此外,對消費者的爭奪要消耗伊美爾大把銀子,年均近2億的營銷支出與稍低一些的行政開支重重施壓,讓企業有些喘不過氣。雖然為了降本增效已開始組建線上營銷平臺和700多人規模的銷售顧問團隊,但體系建設和運營中產生的巨大成本是否能及時獲得足額回報,仍需繼續觀察。
不可否認的是,營銷在伊美爾的運營中占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而在拉客戶這件事上,伊美爾董事長汪永安會想出什么博人眼球的主意?
/ 02 / 創業接連受挫 “人造美女”一炮打響
讓我們把目光暫且退回到十幾年前。
當最后一塊紗布被緩緩揭下,最終答案在媒體不斷閃爍的“長槍短炮”中全部揭曉時,一心求美的郝璐璐笑了。這位15歲便進入中國地質大學,隨后出國深造的奇女子,終因“革面”而“洗心”,一掃平凡面容多年來帶給自己的不甘,變得自信。
當時和她一樣激動的,是聚光燈后的汪永安。從他與彼時搭檔李斌開始策劃“人造美女”一事到尋得志愿者,經過200多天的十幾場手術終于迎來作品亮相,從各界的沸騰反應他知道,這一次,事成了。
2004年的“人造美女”事件讓伊美爾從默默無聞到聲名遠播,汪永安徹底告別了創業初期的諸多不順,事業發展邁入新的階段。
汪永安本是新聞業出身,從業經歷豐富,既干過記者,也當過外貿員、操盤手。1997年,身處國外的他偶然間發現一款用于美膚的激光強脈沖皮膚治療儀,嗅到商機后遂聯合自己的老同學李斌一起,做起了醫美設備租賃、銷售及代理的生意。
按照當時的業務模式,汪永安與公立醫院合作,向其出租設備,雙方合作頗為順利。但好景不長,2000年衛生部一紙公文,掐斷了社會資本與三甲醫院的聯系。
平臺雖然垮了,但市場還在。汪永安并未放棄,而是在北京創辦了自己的美容機構。可2003年的一場非典,讓他的事業再度受挫,最慘淡時用門可羅雀形容并不為過。
招攬顧客成為讓汪永安和李斌一籌莫展的難題。最為困頓時,二人的新聞本能發揮作用,深諳當時美容市場“手術至上”心理的汪李二人火速策劃了“人造美女”方案。在找到郝璐璐后,求“美”逐“利”的需求促使雙方一拍即合,計劃火速開展。
當伊美爾宣稱將用200多天時間無償打造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第一位公開身份的“人造美女”時,全社會為之一震,國外權威媒體CNN、路透社更是派出攝制組全程記錄,計劃還未開始,便已成功一半。
2003年開始,郝璐璐接受了做雙眼皮,除眼袋,隆鼻子,大小腿吸脂,腰部吸脂,提臀,脖子吸脂、去皺、隆胸等十幾個手術,術后按照約定多次在公共場合為伊美爾站臺,本人甚至獲得了幾部影視作品的垂青。
伊美爾則借此聲名遠播,得到不少實惠。據當年報道稱,這家2003年5月才剛剛躋身整形業的普通醫療門診,“造美”事件后營業額從最初的單月十幾萬元暴漲二三十倍,常有愛美者不遠萬里專尋伊美爾開刀,汪、李一躍成為醫美教父咖位。
此后,伊美爾又搭上“嫣然天使基金”班車,在向李亞鵬開出“無論其他醫院報價多少,伊美爾一律打八折;如果有一天基金會沒錢了,只要伊美爾還在,就會繼續做下去”的優渥條件后,再次引起關注。
伊美爾與資本市場的初次握手發生在2016年,這是頗為奇怪的時點,當年10月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半年后因“配合經營需要”于次年3月摘牌。招股書將當年的閃進閃退解釋為新三板流動性不足,難以滿足融資需求,但背后真因遠沒有那么簡單。
被對賭禁錮手腳的企業并非少數,伊美爾也是其中一例。早在2011年,汪永安就因沒能達到5000萬凈利潤指標而轉讓了1.5%股權,2016年,他在股東協議上再次寫下名字,向華美福德、華泰瑞合等投資者承諾,若當年未能通過新三板掛牌申請,則需回購華美福德、華泰瑞合所持股票。
以此條款看來,2016年的新三板上市是不容有失的行動,如此一來伊美爾被迫上馬后再迅速下馬的行為便不難理解了。
雖然有些插曲,但近些年來伊美爾大步擴張的成績仍是有目共睹的,除了不斷增長的客戶數量外,目前集團共有醫師157名,其中主任醫生6名,副主任醫師19名,主治醫師63名,營業場所在扎根北京的同時,向天津、青島、濟南、西安等地擴散,美容醫院已達9家。
數據來源:伊美爾招股書
/ 03 / 數次被罰,官司纏身 守“規矩”才能“吃蛋糕”
隨著醫美技術升級和消費者對醫療美容關注度提升,盡管受到疫情影響,但整體依然向好。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以2019年醫美服務總收益為基準,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醫美市場,在未來五年中仍將取得長足發展。
數據來源:伊美爾招股書
以伊美爾戰略重心非手術服務為例,市場總量預計從2021年的611億元上漲至2025年的1339億元,同期服務總量達到了1850萬人次至4550萬人次的飛躍。
高增長力往往與高風險相伴,在這片江湖馳騁20余載的伊美爾也因各類違法違規操作而官司不斷。早年間旗下天津醫院曾因違規宣傳被罰23萬元,不僅如此,因整形失敗或留下后遺癥而被消費者投訴的事件在北京、青島、哈爾濱等地時有發生。企業在23起醫療糾紛中共賠付了210萬元,因違法發布醫療廣告而遭受的行政處罰共有8起之多。
不僅如此,伊美爾兩次踩上侵犯肖像權的高壓線,藝人楊穎和李小璐此前都曾以侵犯本人肖像權為由一紙訴狀將其告上法庭,最終結果都以伊美爾敗訴賠償告終。
企業經營以信譽為先,醫療單位尤其如此,伊美爾當初正是憑借“造美”一事獲得消費者信任,如今卻自毀長城,屬實不該。然而客觀來看,伊美爾的種種違法違規之舉并非個例,很大程度上折射出行業發展初期的亂象。
數月前,華熙生物(688363.SH)在對透明酸飲品“水肌泉”的宣傳中采用了“可以喝的玻尿酸”、“補水鎖水”、“變美”等話術,但隨后被曝出其生產產品的宣傳功效有涉及違法的風險,最高將要面對200萬罰款。
GSD國際美業集團旗下的美容互聯網社區美麗薈,也曾因違規收集客戶信息而登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發布的整改名單。
根據中消協發布的《2021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報告》顯示,目前美容市場上存在服務不規范、違規開展美容項目、機構資質不健全、從業人員缺少相應資質等六大頑疾,亂象治理迫在眉睫。
為了整頓行業秩序,規范內部發展,僅近五年國家監管機構便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涉及到資質認定、藥品使用、器械選擇等方方面面,整個產業鏈面臨整頓。
21年前,監管機構一聲令下讓剛剛嘗到創業甜頭的汪永安不得不變道前行,冥冥中預示著國家大政方針對醫美行業的巨大影響,逆者必不能久昌。在如今越發趨緊的監管環境中,已是資深玩家的伊美爾更要堅持守法經營,杜絕違規現象。
守“規矩”才能吃“蛋糕”,而資本市場對伊美爾是否買賬,仍需拭目以待。
節點財經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節點財經不對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伊美爾 美容 市場 手術 汪永安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