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In半導體,康佳破局中年危機互聯網+

42歲的康佳,要在半導體上爭一口氣
來源 | 螳螂觀察
文 | 張左文
相比于不敗的神話,由強到衰,再逆勢翻盤似乎更具有戲劇性,而康佳無疑便是這樣一場喜劇的主角。
今年第一季度末,康佳因一份2021年年度報告被幾乎所有媒體認為是時代發展的“落伍人”,不斷擴大的虧損和不斷下滑的股價,讓這位已經上市30年的老大哥不得不默默接受“嘲諷”。
短短幾個月后,康佳又交出一份成績單——今年上半年,康佳實現營業收入168.9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1.728億元,同比增長102.25%。這樣的數據對見慣了眾多“商業神話”的大眾而言,似乎也并沒有那么耀眼。但就在去年,康佳的全年凈利潤還帶著負號——-32.51億元,虧損較2020年同期擴大了近10億元。
醒目的“增長”二字,讓早已準備好二次嘲諷的互聯網“唱衰人們”又一次“大跌眼鏡”,康佳也憑借著這份半年報揚眉吐氣。
就像上面寫到的,康佳的42年經歷了奮起—追趕—登頂—泄氣—重生的過程,套用《甄嬛傳》里的臺詞,“現在站在我們面前的已經不是之前的康佳了,而是鈕(半)鈷(導)祿(體)·康佳”。
從2018年第一次確立自研芯片和半導體產業化的發展方向至今,康佳用5年的時間來詮釋自身從起家開始就貫徹的“科技”二字。有人評論,康佳的再起是“守正”和“破局”的結果,但是在「螳螂觀察」看來,“堵上一切的ALL IN”似乎更能體現康佳面對困境的孤注一擲。
半導體,既是康佳尋的新路徑,也是爭的那口氣
一部名為《我們的座右銘》的品牌故事片,通過康佳科研人員的工作日常,首次向大眾展示了康佳集團構建的半導體產業生態,講述了康佳研發人員對于科技創新的追求,以及康佳集團對于做大做強半導體產業的堅定決心。
通過這條故事片,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康佳。事實上,從2018年開始,康佳就已經和過去的自己進行了告別,這種告別,不是業務上的“壯士斷腕”,更像是一種“重生”、一種“果敢”現實映照——康佳正式朝科技平臺型公司升級。
不惑之年的康佳,真正意義上地找到了自己怎么才能“不惑”的路徑,面對中年危機,面對“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質疑,康佳給出的回答是,我不但能吃,還能吃得很好。
康佳的中年危機,是時代發展的無可奈何。移動終端和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使得彩電已經越來越淡出了年輕人的娛樂生活和信息獲取路徑。而時代的發展并非只給到了康佳“無可奈何”??导训尼绕鹗菚r代發展的饋贈,在康佳業績最好的那段時期,電視機成為了中國家庭的必備,以往的黑白小方塊電視機已經不再能夠滿足消費需求,更大、更薄的彩電成為了中國家庭的首選。千禧年前后,中國家庭彩電擁有率達到了98%以上。在當時,電視機是中國家庭的重要電器之一。
正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帶來的消費能力提升和黑白電視到彩電的換機潮,康佳抓住了機遇一飛沖天。
而2018年,我國遭遇美國的制裁封鎖,頭部眾多科技巨頭都遭受打擊。雖然對于家電企業來說,“火”還沒燒到身邊,但是其對于中國整個電子信息產業都有一個警醒的作用。
在時代的倒逼之下,康佳毅然決然轉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面,國內彩電領域的核心半導體和顯示芯片均高端依賴進口。在傳統家電巨頭紛紛走向轉型的道路上,康佳給出了自己的選擇和答案,那就是進軍半導體領域,選擇“造芯”以求變——康佳于2018年正式成立半導體科技事業部,并快速在存儲、光電等領域進行了布局。
轉型的道路有很多,但是之所以選擇這么一條“困難重重”的道路,康佳故事片中給出的理由是——不想被外國芯卡脖子,要爭那么一口氣。而從現實來理解,“造芯”似乎是康佳這一一直以“科技”冠名的企業最好的歸宿。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區域半導體銷售總額達1925億美元,是全球最大芯片市場,而龐大的需求背后,國產芯片的市占率僅為15%,海外龍頭企業占據壟斷地位。
同時,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數據,2014至2019年,我國半導體市場規模由3015.4億元增長至7838.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1%。
兩組數據說明了同一個問題——我國芯片、半導體是一片還未被完全開發的藍海。
康佳布局半導體產業,一方面是基于自身已有產業的拓展,例如攻克“MLED自主芯片”,并快速應用到各種創新產品中,解決中國彩電業的“缺芯”困擾;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半導體產品應用領域廣泛,是電子信息發展的核心硬件,具有重要的國民經濟戰略地位。
康佳半導體生產工廠
而值得注意的是,康佳半導體并非某一環節的局部突破,而是積極推進半導體產業化,深入布局半導體全產業鏈。例如,在光電顯示技術的全新賽道Micro LED,康佳選擇了加強研發能力建設,整合核心技術、核心工藝、核心裝備及核心人才等一流資源,實現包括LED外延片生產、芯片制造、背板設計、巨量轉移、終端系統、設備制造等應用解決方案的全產業鏈技術和產品布局。
而Micro LED應用領域廣泛,手機、VR、車載、平板顯示等都能成為其應用場景。據高工產業研究院預計,到2024年,中國Micro LED市場規??蛇_800億元??导逊e極推進Micro LED芯片產業化,將有利于后續搶占市場。
除此之外,在半導體存儲板塊,康佳也在持續發力。通過成立中康存儲科技、合肥康芯威存儲技術有限公司、康佳芯盈半導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康佳構建了以“設計+封測+渠道”為模式的存儲產業鏈條,全面提升存儲芯片的整體設計和量產能力。目前可以了解到的消息是,康佳鹽城半導體封測基地已實現批量出貨。
以半導體為核心 力求多元發展
目前的康佳早已擺脫了傳統終端產品生產商的名號,朝著科技型集團企業發展。而除了半導體之外,康佳同步在“生活”“商用”“城市”等領域謀求多元發展。
通過分析其營業數據可以看到,雖然彩電產品所占公司營業收入比重在不斷下降,但依然位于第一位。但這個“第一位”利潤也不是很高,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升。
據了解,2020年3月23日,LME3個月銅價格僅為4601美元/噸,到了2021年3月22日,這一數值被更新為9130美元/噸,暴漲近一倍之多,達到98.44%。
除了銅價以外,家電商品其它原材料價格均漲幅明顯,鎳、錫、鋁等金屬產品的價格也在上漲。
而且,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勢頭仍在持續。據上海有色網數據顯示,截至3月29日,銅價2022年以來漲幅達6%,鋁價2022年以來漲幅達14%,不銹鋼期貨價格2022年以來漲幅達18%。
原材料的上漲所帶來的成本增加,加之業內內卷,價格戰成為常態的多重擠壓下,康佳彩電產品創造經濟價值的空間已經所剩不多。而半導體又十分燒錢,康佳只能通過更為多元的發展方向,來給研發創造條件。
在白電業務上,康佳通過并購“新飛”品牌,以此來加強白電品牌基礎,同時通過搭建基地和產業園來努力發展空調和洗衣機等業務來增強自身競爭力。2021財報顯示,其白電營收36.99億元,毛利率穩定在10%左右。
康佳白電產品
在新材料、大健康、AIoT等領域康佳也均有涉獵,受制于傳提供家電業務的縮水,康佳不斷地籌集資金用于環保和半導體等業務的資金投入。
目前,康佳形成了以“藝術”“科技”“人文”為核心,包含智慧生活、智慧商用、智慧城市于一體的智慧生態戰略。在這樣的戰略支持下,康佳在虧損擴大的2021年依然給到了6.33億元用于科研。
而這樣的堅持也帶來了不錯的成效。
目前在Micro LED上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康佳集團副總裁李宏韜在分析MicroLED技術布局稱,康佳集團將技術有待開發的叫Micro LED,把已經市場化的叫Mini LED,未來康佳集團將實施“雙輪驅動”的發展策略,在沒有實現技術突破的領域,繼續加大研發力度,做實做好。
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已經布局了Micro LED技術的外延、芯片、背板設計、巨轉、終端系統整合及銷售平臺等多個領域,其有利于康佳半導體和相關業務的長遠發展,能夠進一步提高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現在Micro LED的市場價格還是比較貴,要通過技術的提升,逐步的一項一項的進行技術突破,包括芯片的外延、驅動、巨量轉移等,這一系列的技術突破,使得Micro LED能夠低成本的量產化,從而走入千家萬戶,走入正常商業化的應用。
康佳從前沿科技到下游應用,都做了對應的布局。從布局力度、產業鏈完整、產品線齊全方面來看,康佳處于中國MicroLED/ Mini LED領域的第一梯隊。
除了光電顯示領域,康佳在存儲領域也有布局。其正在積極推進存儲芯片封裝測試基地落地,完成在存儲產業“設計+封測+銷售”環節的布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康佳EMMC主控芯片已實現規模量產,對國產芯片替代形成有效支持。
隨著在光電、存儲、半導體應用等方面的不斷資金投入、技術沉淀、產業積累,康佳已然掌握了技術和產業的核心,構建了足夠的護城河,未來可期。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此內容為【螳螂觀察】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泛財經新媒體。
?微信十萬+曝文《“維密秀”被誰殺死了?》等的創作者;
?重點關注:新商業(含直播、短視頻等大文娛)、新營銷、新消費(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區塊鏈等領域。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