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亚洲丝袜传媒另类_日韩在线免费视频_国内一区在线_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九

醫聯上線中醫慢病管理業務 攜眾多名醫打造“互聯網+中醫”模式互聯網+

觀察君 2020-06-18 11:55
分享到:
導讀

從而為不同慢病患者的治療需求提供更為多樣化的治療手段和方案。

近日,國內領先的慢病管理平臺醫聯正式上線中醫科慢病管理服務,這是醫聯繼肝病、慢性腎病、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腫瘤、HIV、呼吸哮喘、兒童ADHD、精神心理等多個慢病病種管理之后的又一全新業務。該業務板塊的上線,將利用互聯網技術手段,將中醫藥納入到醫聯互聯網醫療慢病管理數字化體系當中,打造“互聯網+中醫”模式,最終實現互聯網醫療慢病管理業務的中西醫領域全覆蓋,從而為不同慢病患者的治療需求提供更為多樣化的治療手段和方案。

醫聯相關負責人介紹,中醫的特色就是講究辯證治療,兼治標本。尤其中醫的舌診特別適合復診患者,使廣大基層患者在家中就能獲得高水平的專業線上醫療指導,讓患者減少了長途旅行的勞苦奔波,大幅度減少了醫療開支;同時平臺可以開具中藥制劑,直接送藥到家,省時省力。

醫聯中醫慢病管理服務除了能為患者提供專家在線問診、團隊會診等服務之外,疫情期間,還為專門為公眾上線了新冠防治特制中醫藥方,用中醫的手段及中藥的療效來幫助患者進行有效預防與治療,目前已有數百位患者通過醫聯中醫慢病管理服務平臺,獲取了相關藥方及中藥制劑,并享受了送藥上門的服務,有效降低了線下遭遇感染的風險。

目前醫聯平臺已經有將近2000名中醫名醫入駐,如師承吳咸忠院士、邊天羽、俞錫純、董國立、張伯禮院士、張志禮、莊國康等老師的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長征醫院)楊鴻浦教授;風濕骨病學科帶頭人、石家莊市肺癌研究所專家成員、國醫大師李佃貴弟子安香珍教授;世中聯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仲景分會委員、海南省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軍懷教授;攀鋼總醫院密地院區中醫康復科主任,攀枝花市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四川省針灸學會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現代中醫學雜志》專家編輯委員會常務編委張昌文教授;宜昌市中醫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虛證和老年病學分會委員、湖北省中醫藥學會內分泌專業委員會常委、湖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內分泌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北省中醫藥學會名醫傳承委員會委員韓慶龍教授等,可為患者提供在線問診、圖文咨詢、舌診、處方開具、續方抓藥等專業科學的中醫領域慢病管理服務。

疫情期間,在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中,從第三版開始,中醫診療方案就被納入其中。而在抗疫一線,新冠肺炎患者對中醫藥治療的認可度也是很高。疫情期間,在武漢雷神山醫院,一位住院僅6天的新冠肺炎患者經中西醫結合治療病愈出院。據治療該病患的第四支國家中醫醫療隊領隊、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急救醫學科主任方邦江介紹,“在重癥病區,以中醫治療為主,中醫治療率100%,中藥治療率100%,目前多數病人核酸檢測轉陰,明顯好轉。”而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啟動的“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有效方劑臨床篩選研究”中,在河北、山西、黑龍江、陜西4省開展“清肺排毒湯”救治確診患者臨床觀察。結果顯示,對214例患者臨床救治總有效率達90%以上。“中醫主要是針對病人的病情癥狀進行對癥治療,其實質上是通過調節病人自身的身體機能,來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再跟病毒進行斗爭。”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表示。

此次醫聯將互聯網慢病管理與中醫業務結合起來,也是在響應推動國家要求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的號召,通過互聯網醫療的技術手段及平臺讓我國的傳統醫學精粹惠及到更多的民眾。

成立于2014年的醫聯,從打造醫生社交平臺為起點,經過6年的耕耘,醫聯平臺上已經聚合了超80萬的實名認證醫生,4.8萬余名的簽約醫生。并且在慢病管理中,醫聯充分結合AI和醫療大數據等技術優勢,圍繞著“以患者為中心”,通過配以專科醫生,AI助手,人工醫助以及營養師等來多個管理角色來為患者提供長期科學的健康管理服務。

醫聯 中醫慢病 互聯網
分享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